词条 | 周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昂分类:【文化精萃】 金代文学家。字德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1161年(世宗大定初年)进士及第。章宗时,任南和县主簿、良乡令,有政绩,迁监察御史。因作诗赠无辜遭贬的谏官路铎,以诽谤时政罢官。后起用为龙州都军,以边功被召入翰林。又因言事激切遭忌,出佐三司。1211年(卫绍王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军随完颜承裕到河北抗御蒙古。元兵至,承裕逃跑,其却临危不惧,与侄同死于难。其博学多识,尊苏轼,抑黄庭坚。认为前人关于黄庭坚得法于杜甫的议论是浮浅的看法,指出黄庭坚的创作方法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原则不同,并对以他为首的江西派的作品进行了大胆的抨击。强调“文章以意主,以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辞语之工,而岂文之正哉!称“雕琢太甚,则伤其全;经营过失,则失其本。”把思想内容放在第一位,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对其外甥、金代文学批评家王若虚影响很大。在《滹南诗话》中保存了不少其关于文学批评的见解。他的创作实践亦体现了自己的观点,作品以杜甫、韩愈为法,内容翔实,文笔高雅,在当时颇有影响,“诸儒皆师尊之”(《中州集》卷4)。其诗多写咏怀、吊古,伤别、景致等,也有题画及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其中以边塞诗最有特色。如《边俗》、《莫州道中》、《北行》等,或即景抒情,感慨深沉;或写情写景,白描如画;或沉郁苍凉,情调沉痛。元好问在《中州集》中选存其诗达100首之多,是该书收入作品最多的人。有《常山集》,已佚。 字德卿。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人。二十四岁中进士第。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金明昌六年(1195)三月,路铎因言事被斥责贬职,其以诗相送,语涉谤讪,竟坐诗得罪,谪降东海上十数年,始入翰林,言事愈切。历隆州(今吉林农安县)都军、三司官等职。孝友,喜名节,学术醇正,文笔高雅,诸儒皆师尊之。教诲其甥王若虚。“文章以意为主”的道理。大安三年(1211)八月,从宗室承裕军战蒙古兵,承裕败逃上谷,余众欲逃,唯其不从,城陷死于难。善诗文,《中州集》存其诗百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