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易 大壮卦象的象征意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周易 大壮卦象的象征意义

分类:【传统文化】

《周易》之大壮卦,是与中国建筑文化之象征直接攸关的一个卦象。

据《周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这里所言之“大壮”,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 卦象, 由此“大壮”成为中国宫室、建筑的别名。历代有关营造、营国的诏书与辞赋、铭文中,常可见到 “大壮” 云云。《艺文类聚》卷六二:“太极殿者,资两仪之意焉,大壮显其全模,土圭测其正影。”《宋大诏令集》:“创兹秘宇,度宏观于大壮”、“爰新大壮之规”。刘敦桢作 《大壮室笔记》,实际是关于宫室的笔记,其中记述了许多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彩议论。

“大壮”为建筑之象征的文化观念,至迟始于春秋。如《左传》三十二年: 在易卦, 雷乘乾曰大壮, “天之道也”。这里,所谓“雷乘乾”,是说大壮卦象外卦 (上卦)为震卦≡,震为雷;内外(下卦)为乾卦≡,整个大壮卦象,雷卦在上而乾卦在下,故有“雷乘乾”之象。乾为天,“天上有雷”,是夏日天宇之际的雷震之象。夏日雷震在天,暴雨滂沱,这种自然现象,本来是令人惊惧的。然而宫室等建筑巍然屹立于雷震风雨之际,是人力对自然力的战胜,所以,建筑成了天地之际的“大壮”之象。这一卦象“雷在天上”,表面看,好像在歌颂天象之“大壮”,象征“大壮”的“天道”,实质上,是肯定中国建筑文化的 “大壮” 性质。

所以古人云,“宫室壮大于穴居,故制为宫室,取诸大壮也”(《仿宋相台五经》韩康伯注)。中华先民本来没有房子,他们只能在一些环境十分恶劣的自然山洞里避身。后来发明了穴居,躲到地下去了。穴居之发明对于原先无家可归的先人来说,实乃“大壮”之举。而先人一旦从穴居走出,住进他建造的地面建筑,从此不愁风雨雷电,这是建筑文化的“大壮”之象,也是人之本质力量的“大壮”。

所以,清代易学家陈梦雷《周易浅述》又云,“栋,屋脊,承而上者;宇,椽也,垂而下者,故曰 ‘上栋下宇’。风雨动于上,栋宇覆于下,雷天之象,又取壮固之意”。

所以近之著名易学家尚秉和再云,“大壮通观,艰艮为穴为野,为宫室;巽为栋,在外卦,故曰上栋;艮为宇,在巽下,故曰下宇,宇今俗所谓廊檐也;巽为风,兑为雨。旧解不用旁通,用正象,宜其不合也”(《周易尚氏学》)。这是以易学之“旁通”说解大壮卦。认为大壮卦的旁通卦是观卦,,下卦为坤,上卦为巽,其互体卦之一有艮卦。同时,大壮卦的一个互体是兑卦。故尚氏用大壮之旁通及互体说,解说了大壮卦为宫室、建筑之象征的道理。

从卦变角度看,以大壮卦之第一、四两爻互易,因两者均为阳爻,故互易后卦象不变,仍是大壮卦; 以第二、五两爻互易,就变为革卦,成离下兑上之象;以其第三、六爻互易, 则变为睽卦, 成兑下离上之象。

可见,在大壮卦的卦变中,包含着离卦与兑卦。据《周易?说卦传》,兑为巫,为口舌;离为龟。故其卦象隐含巫问卜于龟的意义。古代中国人营都建国之前,必由巫进行卜问龟贞,这在甲骨文中有不少记载,如“王作邑,帝若(诺)”之类,都是巫卜的证明。晚至隋代,隋文帝建造大兴城时,还有 “谋龟问筮” (《册府元龟》卷一三) 的风俗文化存在。

大壮卦的另一变卦是鼎卦,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引虞翻之解,称鼎卦乃“大壮上之初”,意思是说,以大壮卦的初爻与上六爻互易,则为鼎卦。鼎卦成巽下离上之象,而据《易传》,离为日,巽为工,为绳直,为高,为长,故以两者相构的鼎卦之隐义,是谓“日悬其上,工匠侧日影以求中正,执准绳,以定宫室的高下短长”。中华古人在进行营造前,需“瞻星定鼎”(《册府元龟》卷一三),是谓测风水也,在此其间还兼有“辨方定位”(《周礼?考工记》)的某种科学意义。所以,鼎卦的卦象与卦名,正是这一营造前辨测风水方位的象征。可见,从大壮卦的变卦鼎看,大壮卦与古代建筑活动的关系是密切的。或者可以说,它表示古代中国建筑文化中营造前如以土圭测影、定方位、求绳直中正之举。

又,据前述,大壮卦的旁通卦观,有坤下巽上之象,坤地而巽木,这是《易传》的象征观念,故立木于地,乃宫室营造之象也。观卦之互体有艮与坤两卦,据《易传》,艮为山,山有土,土即地,且艮为门阙,而坤为地。综合观之,地上立门阙,又是宫室营造之象。且艮为山、为土,山上有木,艮卦有象征土木之隐义。

同时,再回过头来分析大壮卦的本卦,为乾下震上之象。据《易传》,震为苍罐竹,为萑苇,都是古代可用的建筑材料,“古人以尧茅茨不翦,采椽不斫传为美德,周人尚有 ‘蒿宫’之说,汉武帝时,拟建明堂,有人献上明堂图样,图中所示明堂,‘四面无壁,以茅盖’。汉儒董仲舒所著《大戴礼记》亦云明堂: ‘以茅盖屋,上圜下方’”。茅、竹之类,确曾为古代东方宫室之屋宇的建筑材料。并且,大壮卦的下卦为乾,据《易传》),乾为君、为父、君父为人。上卦为震,有茅苇、苍竹之象,人君居其下而苍苇之类覆其上,正是远古宫殿、民居之象征。(以上关于大壮卦的论述,参见王贵祥《周易系辞下大壮卦建筑隐义浅释》 一文)

当然,大壮卦之所以为中国宫室文化的象征,其根本的“建筑意”,还在于象征宫室营建、人类对盲目自然力的征服,并由此升腾起的崇高、豪迈之情。“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易传》)“壮者强盛之名。以阳称大,阳长既多,是大者盛壮,故曰大壮。”(孔颖达《周易正义》)这些属于古代易学义理派的文化观念,直接触及了大壮卦象征建筑之伟大的文化意义。拙著《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也曾指出,建筑给“宇宙与人生带来了一种‘大壮’之美,这是人在居住问题上开始战胜盲目自然力的美,其崇高与壮丽的无限幽远的韵味非言辞所能形容,而且在这种建筑文化之美的观念中,还不可避免地渗融着古人开始战胜自然而又膜拜自然的审美与崇拜的双重历史意识,因此,这 ‘大壮’之美,被具有浓厚崇拜天帝意识的古人,看成是‘圣人’承天而为的结果,或者说,是天帝假‘圣人’而为的产物。这种无限而复杂的建筑文化之‘意’,是通过卦象的象征得以表现的。‘大壮’卦象为,依易学家言,下方四个阳爻相叠,象征房屋柱墙的雄伟,上方两个阴爻相叠,象征屋顶茅草的荫蔽;或云,内卦象征台基的坚固,外卦象征台基之上门户窗牖的屹立。又,内卦其性为乾,乾者,健,坚固之意;外卦为震雷之性。 坚固之房屋屹立于雷雨交加之天穹与大地之际,真可谓 ‘大壮’之美了,这是人为的杰作,还是自然的恩赐”?

《周易》大过卦也是与中国建筑文化之象征意识与观念直接相关的一个卦象,其卦象为。组成这一卦象的阴阳六画之中阳爻为四,阴爻为二,阳盛于阴,刚柔失调,此之所谓“大过”,有超过常式与过度之意。“大过”卦辞称: “大过,栋桡。”这里,栋,梁柱;桡,此处可释为弯曲。整个卦象象征中间坚实,两端软弱的梁栋不能承受屋顶重载以致房屋有倒坍的危险,因而,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九三: 栋桡,凶” ( 《易传》)。这是说,房屋之栋梁,必刚直以负重载。然而,倘若其中段过于刚直而无柔韧,导致栋梁各部分之间的刚柔失去谐调,而且,由于其中段的强壮使两端愈现其细弱,这在建筑科学上失去常度而使建筑呈现险象,在建筑文化的美学思想上,也有因刚柔相“过”而呈现建筑丑的象征意义。

又, 《周易》之六十四卦离卦, 卦象为,亦是象征性的。离卦卦象内卦、外卦构成,内外卦都是“离”,易学家称之为“离下离上”。即中间一个阴爻,附着于两个阳爻组成离卦形象, 阴阳相“离”(本质不同) 又相附,这便是“丽”,“离”者,“丽”也。“离”,有“明”之意。从卦象看,离卦亦象征火,火之内部空虚,外表光明,正相当于中间阴虚,外方阳实的卦形。而“明”,其古意指月光照临窗棂。这种建筑形象之美是离卦的象征意义。从卦象看,内部空虚,象征建筑之内部空间性,也象征中国古代建筑门窗既隔又通的审美意蕴。门窗关闭使建筑之内外部空间相“隔”;门窗开启又使其内外部空间相 “通”。窗棂的建筑美学底蕴在于 “隔” 与 “不隔”(“通”) 之间。同时,古汉字“明”,还道出了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的心理联系。门窗的开设,不仅为通风、采光,满足生理上对于“明”的需求,而且尤其是窗棂的开设,更大程度上寄寓着心理上的“建筑意”。重在将自然意趣引向室内,更以窗为审美凭借与框架,眺览窗外的自然美景,通过窗,达到人工美与自然美在审美情感上的往复交流。“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首明人小诗,非常贴切地说出了窗的审美品性。

中国建筑文化的“建筑意”即其象征意蕴浓郁、美丽而深邃,这当然不等于说,随便什么有限的建筑之物象,都具有象征性,毕竟,中国建筑是一种求其实用的器物,然而,其丰富而无限的象征性意蕴与有限的建筑物象之间往往存在对应、相契的关系。这正如《周易》的整个卦象系统,作为象征性“符号”与“语汇”,是与所象征的抽象意蕴相谐的。阳爻象征运动、刚健,阴爻象征静止、柔顺之类,一般具有时代与民族的稳定性与惰性,决不会颠倒使用。因此,对于中国建筑文化而言,建筑文化“符号”的使用及其象征意义,一般也是社会文化器官普遍可“接受”与“译码”的。随着历史生活的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象征意识、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建筑意”的文化新质的诞生或旧质的消亡,要求有新的象征性“符号”同它相对应,从而达到黑格尔所谓象征性意义与符号之间在新的历史水平上的 “抽象的协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