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渭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渭祠分类:【地域文化】 明清时期祠庙建筑。位于广西恭城县城东。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2年)重修。祠庙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戏台、门楼、大殿堂、左右厢房组成。门楼是建筑主体,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木雕泥塑,琉璃瓦面,门楼斗拱结构,用1000多根木料,采用杠杆原理互相连接。周渭(922―999年)是北宋恭城人,字得臣,进士出身。曾任广南转运副使,监察御史,盐铁判官等职。其为官清廉,后人仰慕,故立庙祀之。 瑶族地区古迹。又称周王庙,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祠庙。位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创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清雍正年间重修。周渭(922―999),字得臣,恭城人。宋建隆元年(960)到汴京(今河南开封),上书朝廷,被召应试并赐进士,授白马主簿,历任知县知州、州通判、副转运使、转运使、监察御史。从政清廉,为民谋福利,后人建祠纪念。祠庙坐北向南,院落式布局,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现存门楼、大殿和厢房。门楼俗称“蜜蜂楼”,面阔3间,进深3间,叠梁式木构梁架,重檐歇山顶,琉璃瓦盖。两檐中间饰斗拱5层,逐层挑出,整体结构像蜜蜂窝,因此得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