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剂局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和剂局方分类:【传统文化】 医书名。全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宋时官方所设“惠民和剂药局”收集医家、民间验方,制成药剂出售,其方亦汇编成书,详列主治病症和制剂改革方法。大观年间(1107―1110)裴宗元、陈师文等整理、校订,编成《和剂局方》5卷。分为21门,共载方297首,出版后颁行全国。以后多次修订、增补,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扩充为10卷,附药用指南3卷,分14门,载方788首。每方详列药物、主治、炮炙、药剂修制方法。所载方药,如四物汤、四君子汤、醒消丸、至宝丹等,为历代医家袭用。乃世界最早由国家颁布之药局方。比法国1818年出版之国家药局方《法兰西方凿》早700余年。 一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药学著作。集体撰写。10卷。成书于大观四年(1110)。据《宋史?职官志五》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国家已设有药局。到宋徽宗崇宁年间药局拟制了制剂的规范,此即《和剂局方》。大观年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对《和剂局方》进行了校正,将其分为5卷,列21门,收297方。宋南渡后,药局于绍兴十八年(1148)改称“太平惠民局”,故此书亦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并陆续收添绍兴、宝庆、淳钓年间方剂,扩分为10卷,压缩分类为14门,共载有788方。本书是宋代以来著名方书之一,其中方剂大量制成丸散、膏、丹等成药,使患者、医家皆称方便,故极大推动了宋以后中医成药的生产与发展。此书从北宋至元200余年中,流传很广。至今临床所用“至宝丹”,“牛黄清心圆”、“紫雪、苏合香圆”,及妇科常用“四物汤”、“逍遥散”和儿科常用“五福化毒丹”、“肥儿圆”等均出自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续知不足斋丛书》本和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