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品分类:【传统文化】 官吏的等阶。即官品。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周代官爵分为9等,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汉代以禄石多寡为官位高低标志,从中2千石至百石共16等。东汉分13等。三国魏分职官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此为品级之始。晋代因之。北魏每品始分正,从,凡18品;自正四品起,每品正、从各分上、下阶,凡30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分上、下阶。隋代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无上、下阶之分,共18等,文武职并同。隋、唐时九品以内职官称流内,九品以外者称流外。流外官经考铨转授流内官,唐代称为入流。清代不列入九品者称未入流,其级附从九品。 官吏的等级。周之命数,汉之禄秩,皆用以区分官级的高下。三国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依家世而定品级,品级越高,官职越大。“计官资以定品格,天下唯以居位为贵”(《通典?历代选举制》)。晋沿置,后依官职而定品格,自上上品为一品,至下下品为九品,历代因袭。九品又有正从、上下之分,各朝制度不一。据《新唐书?百官志一》:“其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 清饮方式的一种。我国茶叶品类丰富,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品饮方法讲究。凡是以鉴别茶的品质优劣,领略欣赏茶的艺术意境为目的则称为“品”或“啜”。中国人最懂得饮茶的真趣,历史上把品茶当作一种精神上的艺术享受,而不在解渴。一是用茶匙吸啜,“啧啧”有声,似乎要从茶中体察出精华来;二是小盅慢饮细品,观其色、闻其香、尝其味、赏其形,从艺术的角度品评其优劣。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乌龙茶都非常讲究品饮艺术。品茶讲究茶的外形内质,也讲究水质、水温、茶具。所谓“龙井茶虎跑水”,就是名茶好水。茶具则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或白瓷茶杯,沸水温度为80℃左右,自上而下冲泡入杯,会得到一杯色、香、味、形俱全美茶。 也称“棋品”。①古时棋手等级名称。南北朝时以“品表明棋力”。《宋书》、《南齐书》等多种史书载有一至五品的棋手多名。《隋书?经籍志》载有书目《永明棋品》、《天监棋品》、《围棋品》。至宋,已明确分为九品。宋张靖《论棋诀要杂说》认为每品相差半子,一品与九品相差四子。②台湾职业棋手现行等级称号。分棋手为九品,以一品为最高,九品最低,每品相差四分之一子,一品与九品水平差距为二子。③品格。指对局时所表现的态度与品行。清龚炜《巢林笔谈》:“予不明弈理,而默观其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