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高宗乾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高宗乾陵分类:【传统文化】 唐高宗李治(628―683)和武则天(624―705)的合葬墓。位于陕西乾县北12里的梁山上,东南距西安160里,在唐陵区最西端。因处唐都长安西北方向,依八卦的说法为乾位,故名乾陵。梁山为圆锥状石山,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为乾陵主陵所在地。主峰正南,有对峙两峰,上立土阙,俨然门户。乾陵是中国历代陵寝中惟一埋葬男女二位皇帝,并分别代表两个王朝的山陵。武则天死后围绕是否合葬乾陵,曾发生激烈争论。《历代陵寝备考》引 《通鉴纲目》云:“皇太后武氏崩,将合葬乾陵。给事中严善思上疏曰: ‘神明之道,体尚幽元,今欲启之,恐致罄黩,况合葬非古,宜于陵旁更择吉地。’ 不从。” 营建乾陵时正值盛唐,规模之大,气势之雄为诸唐陵之冠。乾陵有内外二重城垣,仅内城周墙便有12里,面积240万平方米。玄宫位于主峰南坡,距地104米。建造极为坚固。据《唐会要》载: “乾陵元宫,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在唐十八陵中保存最为完整,至今未发现被盗掘的记载及痕迹。传说五代后梁静胜军节度使温韬,曾盗发多座唐陵,但在挖掘乾陵时,忽然风雨大作,昏天黑地,只得心虚作罢 ( 《五代史》)。内城四角建有角楼,中轴线上阙楼星布,回廓四起,献殿巍峨。四垣各开一门,门外各有石狮一对。现在地面建筑,除几对土阙外,均已无存,大型石刻是遗留至今的主要艺术珍品。石刻大部分在朱雀门外,从梁山南峰土阙起,6里长的神道两侧依次排列着华表、翼马、朱雀、石马、石人、卧狮等石雕一百多件,形态各异,雕艺精湛。神道北端两侧,立有61尊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者的石像,称为 “六十一王宾像”。朱雀门前,并立两座巨碑。西边是高宗的金字 “述圣纪碑”,五段七节,也称 “七节碑”,是取“七曜” 之数 (日、月、金、木、水、火、土),象征高宗“文治武功”如七曜一样光照天下。8000余字碑文由武则天亲撰,妇颂夫功,打破了历代帝王前不树碑的惯例。东面是武则天的 “无字碑”,碑头八条螭首缠绕,碑侧大云龙纹线雕。据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过应由后人评说,因此树碑而不立传。也有人认为武则天曾废唐建周,死时已大权旁落,立“无字碑” 是一种难为而不得不为的仪礼形式。据《金石刻考略》记“无字碑”,“石来自于阗,填以金屑,照耀陵园”。乾陵周围分布多座陪葬墓,东南方向姓名可考的有17座,其中9座是高宗子孙。近年发掘了永泰公主李仙惠、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中书令薛元超、右卫将军燕国公李谨行5座墓葬,之前虽已被盗,仍出土文物4000多件。其中三彩人马俑和100多幅绚丽多彩的壁画都是艺术珍品。由此可以推断,乾陵地宫的随葬品一定极其丰富,发掘出来将会大大丰富文物宝库。 唐乾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