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嚼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嚼烟分类:【传统文化】 景颇、阿昌、布朗、高山、德昂、佤、壮、京、黎族的生活习俗和嗜好。流传于云南、广西、贵州、台湾、广东、海南等地区。将少许烟丝掺进微量的石灰、沙桔、槟榔、绿子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津津有味。嚼烟的起源,阿昌族有一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母女俩生活清苦,相依为命。小女刚刚长大成人,母亲却离开了人世。姑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痛不欲生,不吃不喝,从早到晚,俯在母亲的坟头哭泣。姑娘在母亲的坟头上昏睡了三天三夜,醒来后发现母亲坟上已长出一棵水生生的烟树,嫩嫩的烟叶,散发出甜甜的清香。姑娘觉得嗓子发干,便扯下烟叶,揉成一团放进嘴里嚼,只感到又甜又有味,疲劳顿时解除,愁闷一下消失,肚子也不觉得饿了。此后,姑娘每看到烟树,就会联想起母亲坟上的烟树,总要掐来嚼一嚼。后来阿昌族妇女就普遍有了嚼烟的习俗,成了驱除疲劳,消愁解闷的好方式。景颇族凡人相见,必互递草烟嚼之,青年男女也互赠此物,以表爱慕之情。德昂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嗜好嚼烟,并以请嚼烟表示礼貌。长期嚼烟。牙齿就会变黑,这些喜欢嚼烟的民族认为这样可以防止虫蛀、嘴臭和减少口腔疾病。 滇西北傈僳族养生习俗。嚼烟时产生的混合物含有少量生物碱和弱酸,能够消炎,对口腔和牙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产生的唾液可以治疗蚊虫咬伤。嚼烟除烟丝外,还有芦子和撒挤。芦子是藤生植物,味苦辣。撒挤是黑色的胶状物质,由马屎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掺合熬成。嚼烟时,先将少量撤挤和芦子放进口中,加上一点熟石灰和一小撮烟,慢慢咀嚼,不久,一张嘴变成了血红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