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姓小侯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姓小侯学

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为皇室外戚设立的贵胄子弟学校,亦称四小侯门。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属于宫邸学校的一种。初时,专为皇室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大姓子弟学习儒家经学而设。因四姓非列侯,故曰“小侯”,学校得名“四姓小侯学”。后贵族子弟,不论姓氏,皆可入学。《后汉书?儒林传》:“显宗(即明帝)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族,别立学舍,搜选高能,以授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此学聘教授地位较高,待遇与设备皆超过太学,因而名声日彰,令外族羡慕,匈奴亦慕名遣派子弟来此留学,开中国接受留学生的始端。统治者对四姓小侯学甚为重视。质帝本初元年(146年)诏令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高第者上其名册,以次行赏。从此凡在四姓小侯学学业成绩优异者,都能分别得到赏赐或任用为官吏。

东汉贵族学校的一种。明帝永平九年(66)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子弟所创设,聘请有名望的经师教授,讲授五经。因外戚四姓非列侯,故称小侯(见《后汉书?明帝纪》)。又据《后汉书?儒林传》:“显宗(明帝)复为功臣子弟,四姓宋族,别立学舍,搜选高能以授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则这类学校中,除汉族达官显戚外,亦间有匈奴贵族入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