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方平定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方平定巾分类:【风俗文化】 “四方平定巾”为明代职官儒士便帽,以黑色纱罗制成。其名一是取其外形方正,一是取其政治寓意。戴这种巾帽时与之相配的衣裳尽可随意,没有严格的规定。到明末,这种巾帽的形式起了很大变化,故现在很难说哪种为标准的四方平定巾。 据《七修类稿》记载: 杨维祯有一次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头上戴着这种巾帽。朱元璋问其帽子名称,杨维祯回答为:“这是四方平定巾”。这几个字正合了皇上的心意,朱元璋很是高兴,马上命人将此帽颁行天下。 又名 “四方头巾”、“方巾”是明代职官、儒士的便帽,在私下场合穿用,不用作正式服装。方巾的形状上大底小,呈倒梯形,外形与书橱颇为相似,故被戏谑的形容为“头顶一个书橱”。用黑色罗纱为原料制成。《七修类稿》记载士人杨维桢晋见皇帝朱元璋时,即头戴此巾,太祖问: “此巾何名?”杨维桢为讨好朱元璋,说: “四方平定巾也。”朱元璋听后大为高兴,因为其时四方尚未平定,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自然欣赏这种吉祥话,这样四方平定巾就被正式颁行于全国。四方平定巾虽然是职官、儒士的便帽,但一般士庶、平民百姓也佩戴。沈文的《初政记》记载: “洪武三年(1370) 2月,命制四方平定巾式,颁行天下。以四民所带巾未善,复制此,令士人吏民服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