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族服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回族服饰

分类:【风俗文化】

指中国回族的衣着与装饰。回族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古回纥人、维吾尔人、蒙古人以及汉人在中国境内长期共同居住、相互融合而成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北宁夏等地,并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散居于全国各地。在语言与服饰上与汉族和居住地民族大致相同,只有回帽为其民族服饰特征。回帽是一种白色平顶圆帽,象征洁净、团结与对真主的虔诚信仰。寒冷季节,也可用蓝、黑色呢子制作。妇女则常戴形似皂帛的头巾,依年龄不同而分别为绿色、黑色、白色。绿色为青年妇女所戴,白色只有70岁以上的妇女才用。

居住在城镇的回族人民,穿戴上除了帽饰稍异,其它大致上与汉族相同。帽饰男子多戴白帽,叫作“回回帽”。女子多戴紧口圆白帽或紧口蓝帽。不戴帽则戴盖头。盖头少女为绿色,媳妇为黑色,老年妇女着白色盖头。盖头上有的绣有花边和各种图案。农村的妇女,老人多穿黑色大襟衫袄,用腿带扎住裤角。年轻女子喜欢鲜艳的服装,基本样式为右衽、大襟,比较短,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并为衣服滚边、镶边。帽饰与城镇妇女相同。另外,回族妇女都有戴项链、戒指、手镯和耳坠的习惯。农村的回族男子,戴白色或黑色小白帽,上身为对襟短上衣,白布衬衫(汗搭)、黑坎肩(夹夹),着白色长裤,白袜子。黑白对比鲜明,很有特色。鞋子有方口和圆口布鞋两种,忌讳猪皮鞋。回族男子对胡须修饰都很注意,二十岁左右留胡须,因所在教派关系可以留成下巴胡、山羊胡和全脸胡等样式。已婚妇女还喜欢经常开脸(以细线绞去脸上汗毛),显得洁净、姣秀。服饰主要有:

回回帽:回回帽是回族男子特有的一种帽子,因其特有,长期以来相沿成习,各族人民称之为回回帽。这种帽子很小,只遮住头顶上半部,显得人很精神。有白、黑两种,圆形,用布制成。

汗搭:回族男子上装之一,即白布衬衫,多与黑坎肩配穿。

盖头:回族女子特有的一种披戴物。用丝织品或棉织品制成,披戴时从头上套下披至肩部,颌下扣扣,整个头部耳朵、头发、脖子等都罩在里边,只把面孔露出来,盖头主要是伊斯兰教影响,有保护“依玛尼”(信仰)之意。颜色有绿色、黑色和白色三种。上面绣有或装饰有花边图案。

甘肃回族男子的传统服饰比较简单,男子喜戴无檐白色,或黑色、棕色“号帽”。上衣多为白色对襟短衣,套黑色坎肩。裤子常见青布敞口直筒裤,或灯笼裤。白袜子,白底青面鞋。每逢伊斯兰教节日,中老年男子喜穿对襟长大衣。近几年,回族男子服饰无论在样式还是在色彩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西装、牛仔服、茄克衫成为日常普遍的衣物。甘肃回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也不复杂,但在服制上有较多讲究。她们依年龄和结婚与否分别戴不同的盖头。新婚女子和未婚女子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喜穿白色或粉红色衬衣,外加花布坎肩。裤子多为黑色。近十年,回族妇女的服饰款式与汉族妇女服饰相差无几,牛仔裤、西服、蝙蝠衫以及裙子等在城市回族妇女中普遍流行,成为一种新时尚。

三亚羊栏回族男子的着装与当地汉族相差不大。男子年满20岁时,要请师为之剪发齐眉,白布缠头,围以缦。每逢宗教节日,男子头戴礼拜白帽,帽前正中则用金黄色花线绣有阿拉伯文“真主至大”或“清真言”等字样,周围以美观的花纹装饰;身着白色衣裤,外套无袖纯色对襟上衣。阿訇头缠素布,身穿黑或白色的宽袖布长衫。老人多蓄须,戴红色夹角帽,也有戴头巾的。妇女服饰较为特别,与当地各族皆有区别,上衣皆为右斜大褂,右顶襟边接银(布)扣,布料颜色须是纯色。历史上有“短衣长裙”之说,现基本上以着长裤为主,且裤皆黑色;胸前戴一黑色围裙褂子;头上戴头盖,垂至肩后,遮住两耳。旧时头盖罩住全脸,仅露眼孔,名曰“沙笼”。老妪戴黑色头盖,喜盘发。未婚姑娘则佩彩色头巾,喜蓄长发。妇女自幼穿耳孔,常以金银铜为环,下垂至肩。幼童挂耳环,姑娘戴耳珠。

三亚羊栏回族妇女的盛装 (黄学魁 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