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团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团行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商业手工业同行组织。行,初见于隋、唐,当时同一行业集中于一街一市,形成行列,故行又为市场同义语。手工业者的组织,或称“行”,如制鞋者称“双线行”;或称“作”,如“金银镀作”、“油漆作”、“木作”等。宋代,行业组织增多,又称团。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行》:“又有名为团者,如城南之花团,泥路之青果团,江干之鲞(xiǎng享)团,后市街之柑子团是也。”宋代即有团行连称,政府通过团行对商人进行控制和勒索。又《都城纪胜》云:“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大小,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所有商人均“各自诣官投充行人,纳免行钱,方得在市卖易,不赴官自投行者有罪,告者有赏”。团行则有维护本行利益,和官府周旋的作用。团行对本地市场有垄断性,外来客商贩货须由团行议价收购。至明代,手工业组织亦通称行,“团”名消失。清代行业组织更加完善,各行均立行规。手工业行规有限制学徒人数及学徒年限等规定;商业行则有划分市场等规定。其后,各行逐渐出现以供奉本业祖师名称的“堂”、“公所”等组织。

同类商店、作坊的一种联合组织,简称“行”。中国自唐代起就有以行分类的记载。至宋代,工商业发展迅速,同行已有散处各地的情形,分行更多,有二百二十行,四百十四行的记载,后来以明代统称的三百六十行作为惯语。这样,同行为维护本身利益、防止竞争,官府为了便于控制和需索,就加强了行业组织。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琅行》:“市肆谓之‘团行’者,盖因官府回买而立此名,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明清时期,团行出现有地区性组合,权限也扩大了,如摊派官差,议定货价,代催税款,以及排解同行业间的纠葛,制定相应的规约章程等,具有封建性质的实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