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云室yunshi一种最早的观测带电粒子径迹的仪器,也是早期的核辐射探测器。它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C.T.R.威耳逊发明的,故称威耳逊云室。威耳逊在1911年首先用云室观测和照相记录了α与β粒子的径迹,并于1927年因发明云室而获诺贝尔物理奖。如图示,云室从原理上说是一个具有玻璃顶B、可动活塞C的圆柱形封闭容器。容器里贮有空气、水和酒精的饱和蒸气。当活塞突然下移一小段距离时,云室中混合气体的温度就降到露点以下,若空气非常清洁,冷却的蒸气就不会立即凝结,形成了过饱和状态。这时若有带电粒子进入过饱和区,会使路径上的气体分子电离,过饱和蒸气便在离子的周围凝成可见大小的液滴,从而把粒子的径迹显示出来。根据径迹的长短、浓淡以及在磁场中的弯曲度等可以分析粒子的种类和性质(如质量、电荷和能量等)。另外还有一种扩散云室,构造与前稍有不同,一般在顶部和底部维持一定的温度差,使热板上的水和酒精蒸发,形成蒸气,利用重力,不断经过云室内的空气(或某种惰性气体)向冷板扩散。在扩散过程中逐渐冷却,结果在两板间的某一小区域内形成过饱和区,只要扩散气流稳定,就可维持过饱和状态。扩散云室可以连续工作,但过饱和区域较小,径迹不够清晰。云室在粒子物理研究中是一种有用的探测工具,正电子就是利用云室发现的。在高能物理特别是宇宙射线的研究中,云室仍是有用的探测工具。 云室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显示高速带电粒子径迹的仪器。有膨胀云室(威尔逊云室)和扩散云室两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