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固始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固始汗分类:【地域文化】 (1582―1655)又译顾实汗,皆“国师”之音译,原名图鲁拜琥。卫拉特 * 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 * 之弟。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东科尔呼图克图授以“大国师”的称号。崇祯十年(1637),因与巴图尔珲台吉 * 发生冲突,率和硕特部离开原来牧区乌鲁木齐一带,向东南迁移,击败青海却图汗,并占据其地。翌年,至拉萨会见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获“固始?丹增曲结”(国师?持教法王)称号,蒙语又称“固始?诺门汗”(国师?护法汗)。1640年,率兵攻灭康区白利土司顿月多吉。 当时,西藏由噶马王朝的藏巴汗统治。藏巴汗信奉红教,压迫黄教。黄教经过一百八十年的发展,在青、藏、康、卫、阿里及喀尔喀、卫拉特中已得到广泛传播。黄教求助于卫拉特。1641年,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亦派人向固始汗求援。固始汗在准噶尔巴图尔珲台吉、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和自己的兄弟昆都仑乌巴什的支持下,兴兵入藏。第二年,杀藏巴汗,驱逐红教,占领布达拉宫,夷平扎什伦布。于是噶马王朝结束,由达赖喇嘛建立噶丹颇章王朝,西藏地方的实权则被固始汗控制。他命长子达延汗驻守拉萨,其余诸子驻牧青海。 清兵入关后第二年,固始汗向清朝贡马,从此朝贡不绝。顺治九年(1652),又带达赖喇嘛进京朝见皇帝,受封为“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顺治十二年,病卒于拉萨。 又译作顾实汗。清代漠西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首领。本名图鲁拜琥。原驻牧新疆天山北麓,因受准噶尔部排挤迁徙至天山南麓。明末清初应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之邀,率部进入青海、康区及西藏,经过数年征战,灭掉了格鲁派的几大敌对势力。明崇祯十五年(1642)与格鲁派合作攻灭后藏的第司藏巴政权,掌握了大部分藏族地区的统治权,并与清朝中央政府建立了联系,支持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帝。清顺治十年(1653),顺治帝赐封他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命“作朕屏辅,辑乃封圻”,即辅钓皇帝,将朝廷封赐的边陲西藏治理好。固始汗对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和清初藏族地区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十一年(1654)病逝于拉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