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史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史院

分类:【传统文化】

官署名。始置于宋,为编修当代史书的机构。宋初,门下省设编修院,掌修国史、实录及日历。元丰四年(1081年)置史馆,废编修院。元佑五年(1090年)始置国史院掌修史事,初隶门下省,绍圣二年(1095年)改隶秘书省。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因重修神宗、哲宗实录,诏置国史院。九年(1139年)置实录院修徽宗实录。时以国史、实录两院皆寓史馆。后罢史馆,若修国史则置国史院,修实录则置实录院,均以宰相提举、监修,事毕则停,废置无常。嘉泰二年(1202年)以后,国史、实录两院并置。辽、金置国史院掌修国史。元以翰林院兼国史院,称翰林国史院。明亦并其职于翰林院。清则改称国史馆。

简称“史院”。官署名。北宋雍熙四年(987)修《太祖纪》,始于史馆置修史院。天圣九年(1031)改称编修院,置局于崇文院之外。元丰四年(1081)罢编修院归史馆,五年行新官制,罢崇文院连及史馆,修史事改隶秘书省国史案。元钓五年(1090)正式建国史院,隶门下省,由宰相提举,秘书省国史案所掌职事归新建的国史院。绍圣二年(1095),修日历职事分出,归秘书省日历案。元符三年(1100),修会要职事又归秘书省置局。徽宗朝修实录,别置实录院,则修实录职事又分出。南宋初,先后置修国史日历所、史馆,绍兴十年(1141)罢史馆。此后,遇修实录,置实录院;遇修正史,则开国史院。绍兴二十八年,复置修国史院。至嘉泰二年(1202)后,国史院与实录院并置。职掌修国史、实录、日历。南宋时,国史院专掌修正史,即以日历、时政记、起居注、行状等为根据,按纪、志、传、表等体例撰写当代通史。北宋时,宰执官兼领史院官(如监修国史),以史院为重;南宋时,虽循例以史院官为宰执官兼官(如提举国史院),但不复以史院为重。国史院编制,随时而定。修史官多为兼官,计有:提举修国史或监修国史(宰相兼领),修国史、同修国史、修撰、检讨官等。南宋时常置权官,如权监修国史、权提举国史院、权同修国史等。此外,办事员有都大提举诸司、国史院承受、国史院主管诸司,都由内侍官充。吏额11人,有点检文字、主管文字、楷书、书库官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