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清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清寺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天台宗之发源地。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北5公里,天台山南麓。隋代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敕建。初名“天台山寺”。因有老僧谓天台宗开山祖师智曰:“三国(指北周、北齐、陈)成一,有大势力人能为此寺。寺若成,国即清,当呼国清寺。”故而更名。后屡毁屡建。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又重建。现殿中有明代释迦牟尼佛像,重达13吨。天台宗历代祖师相继在此传法。

在浙江天台县城北3.5公里天台山麓, 为智创天台宗之祖庭。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晋王杨广承智遗意立,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主建筑包括弥勒殿、雨殿、大雄宝殿、安养堂、观音殿、文物室、妙法堂、斋堂、方丈楼、迎塔楼、修竹轩、禅堂、静观堂、隋塔等。另有一行墓、寒拾亭、丰干桥等古迹。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天台山麓。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大师在此建草庵传经弘法,并创立天台宗。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遵承智遗志,于山麓建寺,名“天台山寺”。隋大业元年(605)赐名“国清寺”。其后历代多有修整。现有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所修建。寺内建筑宏伟,藏有众多珍贵文物。寺前有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的墓塔。寺内尚保存有隋代该寺第一个住持灌顶所栽的古梅一株。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来华求法,于此寺依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法,并从道邃受菩萨戒。次年回国,带回佛书200余部,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其后,日本佛教天台宗信徒,视国清寺为他们的祖庭,常来巡礼参拜,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增加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

佛寺名。在浙江天台县城北10里天台山麓。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大师始创, 但开工不久智去世, 晋王杨广 (即后来的隋炀帝) 承其遗志,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建成,初名天台山寺。因智者大师在世时,有一老僧曾对他说:“……有大势力人能为此寺,寺若成,国即清,当呼国清寺。”所以杨广继位后,于隋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会昌灭法时毁,大中五年 (851) 重建,柳公权书额 “大中国清之寺”。宋景继二年(1005) 改景德国清寺。建炎四年 (1130)诏易教为禅,从此禅教之争频乃,寺也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建,1973年全面修葺。总建筑面积约19800平方米,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大雄宝殿正中供奉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连座通高6. 8米,重13吨。两侧是元代雕造的十八罗汉楠木像。殿东小院内有隋代所植古梅一株,至今生机盎然。东侧山上有一六面九级隋代砖塔,高59. 3米,挺拔秀丽。国清寺为我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历代祖师均在此传法,留下不少遗迹,不远的智者大师塔院,寺前的寒拾亭、封干桥、一行墓均是。一行是唐代佛教密宗传法大师,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曾为修定《大衍历》 来国清寺求教数学。唐贞观二十年(804)日僧最澄曾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并受菩萨戒,回国后开创日本佛教天台宗。所以日本天台宗尊国清寺为祖庭,其五祖圆珍于唐大中七年(853)也曾来寺参拜求法。日本临济宗创始人荣西也曾来寺巡礼求法。至今日本天台宗信徒常来参拜祖庭,进行中日文化交流。

在天台县城北3公里的天台山麓。是天台山的第一大寺,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寺始建于隋代大业四年,为隋代高僧智(智者大师)所开创,距今已1000余年。寺院建筑共有四殿、五楼、六堂、计有屋宇600余间,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寺院之一。国清寺大雄宝殿中的如来佛像,为青铜浇铸,重达一万多公斤;殿两侧“二十诸天”全由金丝楠木雕成,为国内寺院所罕见。寺内还珍藏着丰富的宗教文物,如贝叶经、古钵、古碑、钦赐佛经等。寺院中还保存一棵树龄1200多年的隋代古梅,及历代名人的摩崖题记,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之墓亦在寺旁。国清寺历史悠久,唐代高僧鉴真曾任天台四世祖。日本国高僧最澄大师曾远涉重洋入天台国清寺求学,回国后在日本建国清寺,传播天台宗,至今有教徒300余万人。日本天台宗佛教徒都尊国清寺为祖庭,每年来此朝拜者络绎不绝。

位于天台山南麓,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前身为南朝陈代智大师于太建七年(575)所建草庵。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承智遗愿,正式建寺,名天台寺。 至大业元年(605)取“寺若成,国即清”之义,赐名国清寺。寺建成后屡经兴废,现存建筑系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1973年修缮。寺内有弥勒殿、大殿、观音殿、藏经阁、妙法堂、文物室等建筑600余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大殿中释迦牟尼像系明代以青铜浇铸,高6.8米,重13吨。两侧十八罗汉楠木像,为元代作品。还有隋梅、贝叶经、古钵、古碑刻等古迹文物。寺前有“一行禅师之塔”,纪念唐代高僧、天文学家一行,他曾在国清寺修《大衍历》。还有纪念唐代诗僧寒山、拾得的寒拾亭。寺东一座隋塔,高59.3米,六面九级,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宋建炎三年(1129)重建,今虽仅存砖砌塔心,但雄姿犹存。寺周有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董其昌等摩崖题刻。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曾带去国清寺大量佛经。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大师曾来国清寺求法,后回日本比睿山创建延历寺,大兴天台宗教义,创立日本天台宗,尊国清寺为“祖庭”。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等,均有题为《国清寺》的诗。寺周五峰双涧,青山绿水,天籁梵音,王思任《天台山记》叹为“山清水清,松清塔清,钟清鸟清,桥路俱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6: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