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土官

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古代称少数民族的首领为土官。至元、明时,于今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地方官,多以当地民族首领及上层人士世袭充任,称土官,以区别于直接由政府升转调用的流官。清代亦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分文职土官及武职土官两种。前者为土知府、土同知、土通判、土知州、土知县等;后者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长官、同知、副使、佥事、千户、百户等;均为世袭官。掌本地民族事务,并分由督抚等上级地方官统领。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雍正,乾隆年间采取“改土归流”的政策,裁撤部分地区土官,改世袭土官为朝廷任免的流官,其官制一如内地。

明朝统治者在黎族地区设的地方官。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王朝为了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对黎族上层首领采取笼络收买的所谓“羁縻”政策,按各地峒首“招抚归顺”的户口的多少委为同知、知县、县丞、主簿或巡检等职,并把大批上层首领送到北京“朝觐”,并受“冠带钞币”等赏赐,受封的这些峒首即为土官。统治阶级给这些黎族土官以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他们既负有指挥统率黎兵之责,又掌握地方上的军事民政大权。在他们管辖下的地区,凭借掌握的黎兵作为私人武装,又与州县官府相勾结,包揽征收赋税和诉讼,鱼肉百姓,为所欲为。黎族人民不堪土官的横征暴敛,经常发动武装起义,如明宣德元年(1426年),澄迈、琼山王观珠、王观政等人的起义,首先就把琼山县土官知县黎族人许志广杀了。

旧指明朝在黎族地区设的地方官。由黎族上层首领担任。分同知、知县、县丞、主簿和巡检等职。他们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既有指挥统率黎兵之责,又掌握地方上的军事民政大权。他们以黎兵作为私人武装与州县官府相勾结,包揽征收赋税和诉讼,鱼肉群众,为所欲为。由于土官的横征暴敛,经常发生人民群众起义,反抗土官统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