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尔克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尔克文分类:【地域文化】 撒拉语称 “土尔克奥乎希”。指中世纪时, 撒拉族用阿拉伯、波斯文字母拼写撒拉语记事的一种拼音文字。汉文史籍中写做 “突厥”。古代族名、国名。土尔克文属拼音文字类型。撒拉人拼写撒拉语时, 最初借用了阿拉伯文的全部字母及其使用方法,并借用了部分变音符号。后又从波斯文中借用了〔ph〕、〔th〕、〔〕三个字母, 还出现了〔n〕和〔g〕组合而成的ng〔η〕字母。这样, 阿拉伯文的28个辅音和上述波斯文的4个字母被土尔克文借用而形成了由32个字母组成的土尔克一撒拉文,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逐渐适应了撒拉语的语音规律。据现有材料证实, 19世纪, “土尔克文” 在撒拉族群众中不仅用于宗教方面注释经文、翻译经典、进行并发展经堂教育, 而且成为社会通信、书写契约、纪事立传、著书立说的应用文字。至今, 在撒拉族民间还保留着一些用这种文字书写的有关历史、宗教、文学等方面的文献。撒拉族是在东迁后, 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民族, 由于在长期离群索居的独立发展中,受周围汉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加之这套文字又缺乏固定的元音字母而多通过辅助符号(变音符号)表示,有些辅音字母又多靠点、撇的位置和数目来区别,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未能在群众中广泛普及、流传。保留下来的这种文字文献不多,现在使用这种文字的人数也不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