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尔扈特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尔扈特部分类:【传统文化】 蒙古族旧部落名称。清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17世纪20年代末,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离开原住地塔尔巴哈台牧地,西迁到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草原地区。但仍与厄鲁特蒙古各部保持密切联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不堪沙俄政府压迫,在其首领渥巴锡带领下,历经六个月的艰苦跋涉,回到伊犁,所部十七万人仅剩七万余人。九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封其为卓哩克图汗;其它首领也被封为亲王、郡王等。清令土尔扈特分成新旧两部,各设札萨克(旗)。旧部由渥巴锡统领,设十旗,归伊犁将军管辖,牧地在珠勒都斯(约今新疆焉耆县北)、库尔喀喇乌苏(约今新疆乌苏县)等地。新部由郡王舍?统领,设二旗,由科布多大臣管辖,归定边左副将军节制,牧地在科布多西南。另有青海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杂居;额济纳土尔扈特部,雍正年间定牧额济纳河。 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地方。明末清初, 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西迁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二十三年(1758)附牧伊犁之舍?亦奔该地。三十六年渥巴锡率众长途跋涉, 回牧伊犁。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赐宴渥巴锡等首领, 遂分为新旧两部,各设札萨克,异牧而处。旧部以卓哩克图汗渥巴锡领之, 牧地在珠勒都斯(约今新疆焉耆县北),库尔喀喇乌苏(约今新疆乌苏县)等地,计十旗,分东西南北四路,会盟于乌纳恩素珠克图(今新疆西北境)。由伊犁将军管辖。新部以郡王舍?领之,牧地在科布多西南,设二旗,会盟于青赛特奇勒图,由科布多大臣管辖,归定边左副将军节制。别有青海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杂居,雍正三年(1725)析置四旗。额济纳土尔扈特部,雍正年间定牧额济纳河,一部一旗,不设盟。 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17世纪30年代,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西迁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因不堪沙俄压迫,于1770年渥巴锡率领部众东归故土,回牧伊犁。清政府将土尔扈特分为新、旧两部。旧部由渥巴锡领之,统领十旗,在准噶尔盆地南北及西边游牧。新部由郡王舍棱领之,统领二旗,游牧于阿勒泰西南。还有康熙时东归的阿拉布珠尔台吉后裔额济纳土尔扈特和随顾实汗徙牧于青海的青海土尔扈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