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林学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圣林学校分类:【世界民俗】 在非洲的大丛林中,有一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非常奇特的学校。 这里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由一个戴着假面具、化装成精灵的人,把他们带到一个被誉为“圣林”的地方。在这里,另外一个戴着面具的人拦住孩子们问: “你能用篮子打水吗?”孩子们都郑重地回答: “能”。于是,他们被允许进入“圣林”。接着,一个装作最高精灵的人,戴着人面兽嘴的假面具,走近孩子们,并张开大嘴,露出血牙,意思是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吞进去。就在这时给每个孩子起个新名。接着,孩子们站成一排,面前放着一块巨大而平整的石头,一个戴假面具的人手操利刃,在石头上砍掉一只鸡的脑袋,然后把鸡扔给孩子们。在鸡头割掉的一瞬间,戴假面的人说出一句名言,孩子们要立刻回答。在场有多少名孩子,就要杀多少只鸡。 以上程序,是“丛林学校”的开学典礼,“用篮子打水”的问话,意在询问孩子们是否有决心排除万难,完成学校各科训练项目;“吞进去”,意思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孩提时代已经结束,开始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行事;杀鸡则是向孩子们进行威胁、告诫,对于学校的一切,都要保守秘密,不要乱讲。 学校对孩子们训练的内容很多,除了以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为内容的宗教教育外,还进行其它方面的教育。 首先是德育教育,即毅力、团结互助和伦理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孩子们进入“圣林”的第一个晚上,要围着篝火唱歌,直至天亮。第二天一早,他们开始分组劳动,这是对每一个孩子的考验,孩子们要完成十分繁重的劳动任务,还要设法使戴面具的老师满意。最后举行一种仪式,孩子们在圣林前排列成行,每个人的脚趾上都缠绕着植物纤维,互相间被连在一起,在主持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向精灵祈福。扮精灵的老师向孩子们提出希望:要尊重酋长,长大后疼爱妻子、敬爱老人。 在这个学校中,孩子们还要学习盖房、手工、歌舞等方面的技能;女孩子们着重学习调制食物、弹棉花、编席子以及生育方面的知识。 体育训练更是不可缺少,人们认为,有健全的体魄,才能更好地生活。在学校里,要学习攀登、翻筋斗、跳跃、搏斗和游泳等方面的知识,并经常进行实践活动。 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短,与各个部族的风俗不同有关。一般是旱季入学,雨季到来时毕业。当孩子们返回村庄时,全村人要庆祝一番,祝贺孩子们长大成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