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上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地上居分类:【中国民俗】 燕灭蓟,并定都于蓟,到战国时已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大国,与齐、楚、赵、韩、魏、秦并称为“战国七雄”。这一时期的北京民居已经完全脱离半地穴居形式,发展成地上居建筑。 燕国居民住宅多以板瓦和筒瓦为屋顶,考古学家在良乡城南的黑古台遗址中采得大量残瓦,分两种,一种是灰白色掺有大量蚌屑,凸面印有交错细绳纹,凹面印有布纹,个别烧成红色,似为手制;一种是青灰色胎质纯净者,凸面印有粗绳纹,凹面印有粗布纹及隐约的粗绳纹。瓦分板瓦和筒瓦两种,板瓦较大,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筒瓦宽约18厘米,长度不详。有的筒瓦一端带圆形钉榫或连接半瓦当,半瓦当上都饰有兽面纹。 燕国以后,秦汉、隋唐直至辽南京,北京基本上处于汉文化圈内,北京民居形式与中原民居形式大体相同。关于辽南京城内民居的样式,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有关辽中京民居情况的材料中找到一些线索。中京城的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是仿效幽州而建立的,建成后回迁辽中京的宋朝使臣描述说:中京民居多为“板居”,并有类似中原的篱笆、院落。由此可知燕京汉人民居与中原民居风格相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