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平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地平跷

分类:【传统文化】

河北省特有的一种载歌载舞的农民自娱性广场艺术。发源于河北省中部的完县,流传遍及邻近诸县。其前为“寸跷”,以拉花行当脚踩12厘米的矮跷而得名。后放弃踩跷,改为双脚着地而舞,但以颠颤为主要特征的舞蹈风格未变。颠颤是以脚或脚掌为动力,通过膝部的上下屈伸,带动全身,形成全身一致的颠颤。因保持踩跷时的基本动律、神韵,故名地平跷。一般8至10人组成一个舞队,表演形式有两种,一为“跷街”,即在行进中表演,以红火、整齐为准;一为“打场”,即在固定场地表演,以歌舞并重为特点。地平跷的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以长于表现欢快热烈情绪的高音唢呐为主奏乐器,歌舞和谐地展示出欢快的艺术风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