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

分类:【传统文化】

山西省地处中国华北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因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古人以西为右,因而别称“山右”;又因位于黄河之东,亦称“河东”;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故简称为“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国分晋,故又称“三晋”。

从地图上看,全省平面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山环水绕,与邻省界线分明,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省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对望,南跨黄河与河南省相连,北以外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全省南北长680公里,东西宽380公里,总面积156266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居全国第十九位。

截至2000年,山西省有人口30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190余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数,是中国中西部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99.4%,杂居着34个少数民族,包括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共计6.7万人。

山西的地质构造古老,地貌复杂,是一个被黄土覆盖着的山地型高原,是中国著名的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高低相差悬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以上。从地貌特征区分,可分为三个区域:东部山地区,西部高原区,中部盆地区,亦即:东西两侧山地中间夹着一系列串珠状盆地。自北而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州)定(襄)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由于山西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特有的自然资源。以自然植物来说,有高等植物160多科,3000多种,从地域分布上看,南部和东南部是以次生落叶灌木丛和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夏绿阔叶混交林地区;中部以中旱生的落叶灌木丛和针叶林为主;北部和西部是暖温带及温带灌木丛和半干旱草原。山西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树木种类、牧草种类、药用植物种类、油脂植物种类、淀粉与糖类植物种类等,有1000多种。

浩浩黄河 (郭 悱 摄)

壶口瀑布 (郭 悱 摄)

山西的总耕地面积约5600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在平川地区建设和整修渠系,扩大井泉水源的利用; 在晋北营造防风林抗御风沙,减少水分蒸发,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 在山区修造梯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逐步向稳产、高产、多样化发展。山西耕作制以两年三熟为主,南部可一年两熟,雁门关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分布以南部和中部为主;其次是玉米、高粱,分布较普遍;雁门关以北以耐旱和生长期短的作物为主,有谷子、莜麦等;水稻种植以太原盆地晋祠一带历史最久。近年,滹沱河两岸已辟为新的水稻产区。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葵花、甜菜、烟草等。畜牧业以晋西北一带较为集中,著名优良品种有晋南大黄牛、广灵画眉驴。林业以关帝山林区最重要。水果以梨、枣较多,名产有稷山枣、柳林枣、平陆苹果、原平梨、清徐葡萄等。

山西最为雄厚的是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矿种达12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53种,煤、铝土、耐火黏土、铁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等居全国首位,其中,煤的储量已探明的有2000多亿吨,占全国的1/3,远景储量达9000多亿吨,遍布全省2/3的县份,山西因此而被称为“煤乡”。山西的铁矿蕴藏量也较大,已探明储藏量在30亿吨以上,占全国第四位。山西的铜矿储量占全国第三位。还有山西运城盐湖的岩盐、芒硝及白钠镁矾等,皆闻名全国。由于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因而被国家列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全力推进山西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同时,山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了协调发展。

山西的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全省有陆栖脊椎动物400种,占全国总数的19.12%。主要经济动物有毛皮动物20种,药用动物70种。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31种,占全国保护总数的21.5%;全省属一类保护动物有7种,其中褐马鸡为我国特有珍禽,被选定为省鸟。

广胜寺飞虹塔 (郭 悱 摄)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宝库”和“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称,仅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就有400多处,其中宋代以前的木构建筑仍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2%,最有名的数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唐代),平遥镇国寺(五代),太原晋祠(北魏),应县木塔(辽代),大同华严寺(辽、金),朔县崇福寺(金代),芮城永乐宫(元代),洪洞广胜寺(元代)。至于明清以来的木构建筑,几乎随处可见,其中著名者有浑源悬空寺、解州关帝庙、太原崇善寺、万荣飞云楼和秋风楼、代县边靖楼等。山西古代的石窟艺术多达50多处,最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山西的古代壁画,现存的仍有27259平方米,最为称道的有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和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山西古代的彩塑,至今仍有12500余尊,最著名的有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唐代彩塑,太原晋祠宋代彩塑,平遥双林寺和隰县小西天明代彩塑。中国现有戏曲剧种360多个,山西就有54个,占全国的1/6,因此山西有“中国戏曲摇篮”的美名。山西有“民歌海洋”之称,现存民歌20000多首。山西又号称“民间舞蹈之乡”,有民间舞蹈200多种。山西的民间美术遐迩闻名,广灵剪纸、晋南木板处画、孝义皮影等驰名中外。当你泛舟在古朴雄浑、浩浩洋洋的黄河之上,你会听到“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动人故事;当你游览太原晋祠的水母殿时,讲解员会给你诉说“柳眉坐瓮”的美丽传说;当你去五台山拜佛时,有许许多多的佛教故事与你行程相伴;当你在万山群中行走时,悠扬的民间小调会在你耳畔响起;当你看到乔家堡的民宅民居时,你会感到纯厚的民情民俗。

山西,可称得上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美妙的文物古迹、神奇的传说故事,多重组合,相互印证,形成了山西雄厚的民俗资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