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坐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坐褥

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坐垫”,是随身坐具。最早出现于南北朝。 因坐褥多为方形, 也称“?子方褥”。 以毛织物或兽皮为质料做成。平时对摺成长方形,挟于胁下,需用时,一打两开摊在地上或置于凳上。至清朝,坐褥为文武品官坐班时所用。盘两膝坐于褥上,或将褥放在地上,以行拜跪之礼时用,俗称之为“拜垫”。清朝文武大小官员使用的坐褥,照本人的品级,定有等次。《清史稿?舆服志》载: “凡坐褥,亲王冬用貂,夏用龙文赤绘; 世子、郡王冬用猞猁、绿貂,夏蟒文青绘; 贝勒冬用猞猁狲,夏青绘施来; 贝子冬用白豹,夏沮绘绿青绘。均籍红白毡……文、武一品冬用狼,夏红褐; 二品冬用?,夏红褐绿皂褐; 三品冬用貉,夏卓褐绿红褐; 四品冬用青山羊,夏卓布。均籍红毡。五品冬用青羊,夏青布; 六品冬用黑羊, 夏色布; 七品冬用鹿,夏灰色布; 八品冬用

, 夏土布; 九品冬用獭, 夏与八品同。均籍白毡。”清朝服饰等次,非常严格,所用坐褥,必须按照定例,不可僭越。如有违禁僭用者,要加等治罪。

放在“赤”(座位)上或地上供人坐的垫子。有皮坐褥和粗呢坐褥两种。皮坐褥的面子用牛皮或羊皮,高级的用山驴皮和麂子皮。皮子是靠人工搓揉软的生皮,结实耐用; 粗呢坐褥的面子用自织的绵羊毛粗呢布,也有用粗麻布做面子的。坐褥的规格一般长约85厘米,宽约50厘米,每块坐褥都是折叠的双层垫,单层厚约6厘米。平时,坐褥都是折叠为坐垫用,到晚上,铺开两个折叠坐褥当褥子用。坐褥里边填塞麂、獐子毛,或者羊毛。以填麂、獐毛的为最佳。自己制做或去买坐褥都要论对,所以,每家都有一对或几对。结婚时,坐褥至少要准备十对,在《婚礼训迪》中,要摆两排坐褥,一排坐新娘(或新郎)和兄弟姊妹,一排坐父母舅叔等长辈。

藏族日常生活用具。供人们躺、坐的一种厚垫子,流行于西藏等藏族地区。其规格一般为长约85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6厘米,有能折叠的双层垫与单层垫之分,白天折起来当坐垫,晚上铺开当褥子,防潮,柔软,有弹性,舒适耐用。坐褥基本有两种类形:一种是皮坐褥,褥面用牛皮或羊皮,高级的用山驴皮或麂子皮,都是用人工搓揉的熟皮,结实耐用;另一种是粗呢褥面,是用自织的绵羊毛粗呢,缝成一个像长方形的口袋,里边填塞麂毛、獐子毛或羊毛,以填麂毛、獐子毛为最佳。这种坐褥每家有一对或几对。婚礼上,坐褥要准备十来对,在“婚礼训迪”仪式中,要摆放两排坐褥,左边一排坐新娘、新郎、兄弟姐妹,右边一排坐父母舅叔等长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