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墀祖德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墀祖德赞分类:【传统文化】 《新唐书?吐蕃传》作“可黎可足”, 《通鉴》作“彝泰赞普”。号热巴坚。吐蕃赞普。唐元和十年(815)即位。在位期间极力发展佛教,任用僧人 * 钵阐布掌政,规定七户平民供养一名僧人的制度, 加剧吐蕃社会的阶级矛盾。长庆元年(821年)、二年,在其倡导下, 吐蕃先后与唐朝盟和于长安兴唐寺和拉萨哲堆园二地。三年建唐蕃会盟碑于拉萨大昭寺前, 至今尚存。开成三年(838), 为反佛贵族韦?甲多瑞和属卢?烈扎缢杀。与 * 松赞干布、 * 墀松德赞合称“三法王”。 吐蕃赞普,又名热巴巾(ral-pa-can),汉籍作可黎可足,又尊称彝泰赞普。唐元和十年(815)即位。秉承其父祖遗志,继续大力推崇佛教,师事两位钵阐布,仍用他们辅佐朝政,多次派遣使臣赴唐请求和盟,最后终于在长庆元年、二年(821―822)达成唐蕃“长庆会盟”。执政期间,崇信佛教已达登峰造极地步。据载,墀祖德赞特意在自己留的两条长辫上系上很长的丝绸带,每次议事,必须将连接发辫的两条长带铺于两旁的僧座之上,让佛僧坐于其上,以表示对僧人的尊敬以及佛教僧人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在经济上,进一步增加僧人的供养,制定“七户养僧制”。制定森严的法律,维护僧人的权益和地位,规定凡恶意手指僧人者断其手指,凡恶意目视僧人者剜其目。广建寺院和神殿,仅讲经院、修道院、调伏院就达30多座。据载,曾专门从印度、汉地和尼婆罗请来工匠建造了两座最著名、最富丽堂皇的寺院,即扎西根佩寺(bkra-shis-dge-vphel-gyi-gtsug-lag-khang)及九层神殿(lha-khang-dngos-thog-dgu-ldan-vphrul-snang)。还从印度等地延请僧人、学者,大量翻译佛教典籍,并对其父晚年汇编的词汇目录进行了增补和修订。据敦煌古藏文经卷记载,墀祖德赞携王妃属卢氏及钵阐布勃阑伽?云丹等亲至沙州,赐予新译定本,要求僧人传抄,分藏河陇诸寺。晚年社会矛盾激化,极端的崇佛政策不仅加重了境内属民的负担,也促使朝臣与贵族中反佛势力抬头,会昌元年(841)终被反佛大臣韦达纳坚(dbavs-stag-ma-can)杀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