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壶口瀑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壶口瀑布

分类:【传统文化】

黄河壶口瀑布在宜川县与山西吉县交界的地方。《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可见壶口之得名已有很长的历史。

壶口两岸,高山对峙。万里黄河至此,河面宽度由二三百米突然紧缩到50米左右,奔腾的河水就从这50米宽的“壶口”飞流直下,猛然跌落到30多米深的河槽之中,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随季节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景观。夏秋之季,洪水汹涌,浊浪排空,瀑布宽达100多米,方圆数里,水雾弥漫,气势磅礴。寒冬时节,冰封雪冻,瀑布挂满冰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抛落,犹如山崩地裂,声似雄狮怒吼。远观如欣赏一幅饱含诗意的山水画;近看,心境已为“银河落九天”般的瀑布所融化,不知不觉成了画中之人。

黄河出壶口5里,就到达孟门山。河水在这里被巨石一分为二。河水分流,俯视如门,故有孟门之称。孟门山虽“临危若坠”,但惊而无险,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在孟门欣赏壶口景色,只见一道彩虹接通九天长空,正像一只巨龙曲颈而饮,大有不饮干河水誓不罢休的气势! 河水出孟门后,一泻千里,出现李白笔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直至龙门。

龙门,又名禹门,在陕西韩城市北30公里。《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龙门山两岸悬崖峭壁,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故曰龙门”。黄河奔流其间,波涛汹涌。昔人有诗描写道:“龙门屹立两山中,积水崩腾势不穷。骇浪三层迷上下,怒涛一瞬辨西东。”河水出龙门后,水面突然展宽,缓缓南流。由于龙门之上水流迅急,浪大险多,给游鱼上行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就有了“鲤鱼登龙门”的传说。《三秦记》中就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的神话记载。传说“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鲤鱼登龙门已被传为吉利佳话,唐代官场的“烧尾宴”就是由此演绎而来。今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形象生动,是对这一神话的艺术概括。相传从壶口至龙门之间的河道,皆为大禹所凿,故曾在龙门山上建有大禹庙,抗战中为日军炸毁,今日只能从遗迹中去想象当年的建筑风貌了。

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处的黄河河床,距临汾市165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巨流到壶口一带,被两岸苍山夹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流经石丘、石坡、石壑,将汹涌的洪涛分割成股股湍急飞流,几经分合,陡然注入直径50米的圆形天然石壶,形若巨壶沸腾,故称壶口瀑布。瀑布激起的水雾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因而有“水中冒烟”之说。瀑布平水期宽30米,落差十几米,汛期宽达50米,落差超过20米,气势磅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