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夏商西周兵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夏商西周兵制

分类:【传统文化】

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制度。夏代军队尚属初创。夏王室卫队及战时军队,比之各氏族、部落的军队,人数较多,装备较精。《尚书?甘誓》载,夏王控制军队,其下有“六事之人”,似已辖有分工不同的人员。兵种主要是步兵,且有少量车兵,车上战员分左、右、御。军队编制尚未固定,但在管理上则为军政合一。平时有骑马、射箭等训练,对作战人员有奖惩规定。将官已有青铜兵器,如铜戈、铜镞、铜钺等装备,士兵则仍多持石、木及骨制兵器。商承夏后,其初兵制与夏略同。据甲骨卜辞:“方出,王自征”(《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25》) 、“

王自征人方”(《殷契粹编?1185》),知时商王为最高统帅,亲自出征。甲骨文有“亚”、“马”、“射”、“戍”等字,表明军队成员已职守互别。战时根据需要实行征兵。《殷虚书契后编?上?31?5》:“王登人五千征土方。”各宗族方国军队亦听商王调遣。兵种有车兵和步兵。军队编制为师,分左、中、右,“王作三师右中左”(《殷契粹编?597》),已具常备军性质。其基层单位似已采用十进位制,有:什,为十人;行,为百人;大行,为千人;约三行为一师,左、中、右三师上统于商王。其武器装备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铠甲等,多为青铜所制。军事教育内容有“射”(射箭)、“御”(驾驭战车)、“舞”(操练演习)等,且以狩猎为练兵方法。至周代,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集于天子之手,设有不分文武的各种职官:“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周代军队已为常备军,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其最高编制单位为师,共有宗周六师(屯都城镐京)、殷八师(屯东都洛邑),计十四师。另,各诸侯国亦各设常备军,兵种以车兵为主,次为步兵。车兵与步兵配合组成基本单位“乘”:战车一辆,挽马四匹,辎重车一辆,官兵计30人。总编制:五乘为一队,十乘为一官,五十乘为一卒,一百乘为一师,统于“师氏”。周代实行“国中什一使自赋”的军赋制度,似以长宽各一里的土地为一授田单位,称井,分配给三家,按十进位制组织进行管理,决定出甲士、徒兵、辎重车的数量,此称出赋。另规定每家出兵一人备征,十家轮流有一人在营服役,口粮衣服自备。战车、马匹、兵器等由国家供给,设专官负责制造、饲养和管理。战时兵士自备军粮及饲草。国人服役年限为20至60岁。免役条件为“国中贵者、贤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周礼?乡大夫》)。军事教育内容自童年即有礼、乐、射、御等项,并按等级经常射箭比武,实兵演习和与武事有关的田猎。兵器仍用青铜制造,较商代更为发展,出现兼备戈、矛功能的戟和刺斩便近战的短剑,甲胄、干盾更轻便实用。战斗中以旌旗金鼓协调指挥。其制对后世影响极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