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司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司乐

分类:【传统文化】

周代宫廷掌管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的机构。官员和乐师有固定名额,多至1463人。其人员及职司为:(1)大司乐,乐官的最高官职,掌音乐行政、乐制、各种典礼音乐的制定和实施、贵族的音乐教育、乐工的训练和管理等。官阶为中大夫,共2人。《周礼?春官?序官》:“大司乐乐官之长。”(2)乐师,歌舞的总教习和总指挥。包括:大乐正,官阶为下大夫,4人;乐正,官阶为上士,8人;小乐正,官阶为下士,16人。(3)大胥,乐工的总监督,并管理人事及学生学籍,有中士4人;小胥,演奏时监督乐工,并管理考试事宜,有下士8人。(4)大师、小师,担任训练乐工及指挥合奏。大师官阶为下大夫,设2人;小师官阶为上士,设4人。(5)瞽?,盲乐师,担任乐器的演奏及唱歌。职分上瞽、中瞽和下瞽:上瞽官阶为上士,40人;中瞽官阶为中士,100人;下瞽官阶为下士,160人。(6)?掺,瞽?的副手,有上士40人,中士100人,下士160人。(7)典同,掌管乐器制造、修理和调律,有中士2人。(8)磬师,教授及演奏钟、磬,有中士4人,下士8人。(9)师、旄人会师,执舞器的舞师。师兼管东南民族的音乐舞蹈,设下士4人。会师设中士4人。(10)会章,职为吹会,设中士2人,下士4人。(11)硖

氏,掌管“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音乐,设下士4人。(12)典庸器,保管及陈设乐器,设下士4人。(13)司干,保管及发送舞器,设下士2人。(14)府、史、胥,职员,计125人。(15)徒,工役或学工,计610人。大司乐还兼掌音乐教育。教授对象为贵族子弟。《大司乐》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从13岁至20岁循序渐进地授以“乐德”(音乐美学)、“乐语”(诗歌)、“乐舞”(歌舞)。《礼记?内则》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帛,舞《大夏》。”各项制度亦很周备,包括考选、入学、升学、毕业、奖惩等均有明确规定。

中国古代音乐职官之一。始于周代。据《周礼》所载,周代的国家音乐机构隶属于 “春官”,大司乐为其首领。其下又设有大师、小师、典同、典庸器、钟师、磬师等各级官吏。大司乐统领的职责有如下几项。其一,以 “乐德”教国子 (即贵族子弟)。所指“乐德”,包括中 (即忠)、和 (即刚柔兼济)、祗(即恭敬)、庸 (即有常)、孝(即孝父母)、友 (即友兄弟) 等内容,以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乐舞的学习和演唱。其二,以“乐语”教国子。包括兴(比喻)、道(即引导)、讽诵 (即歌唱)、言语 (即对答) 等。其三,以 “乐舞” 教国子。这才是主要的音乐项目。其内容,则多为从夏、商等前朝沿袭下来的传统乐舞。其四,负责指导所教乐舞的施用。即 “以六律、六吕、五声、八音、六舞”相结合,以祭祀山川神灵,祭享祖先宗庙,迎接宾客、外使,以及和谐民众情绪等。另外,军队出征得胜,回国举行献俘仪式,大司乐还要负责指挥演奏凯乐,以壮军威,以庆胜利。至于具体的乐舞内容,如《云门》《用于祀天神》,《咸池》 (用于祭地祗),《大夏》 (用于祭山川),《大武》 (用于享先祖)等,则由其下属的各级乐官来负责操练、排演。由于大司乐乃是国音乐机构之首脑,故而后世又统称各朝代主管音乐的官吏或机构为“大司乐”,遂相沿成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