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土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土司

分类:【地域文化】

云贵高原上的土司有以势大而出名的,有以存在时间长而著名的,也有存在时间长、势力亦不小的。不论怎样,他们都为开发云贵高原,促进民族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当然也有的土司在势力壮大后,不以大局为重,成为边疆的不稳定因素。

唐宋时,今贵州北部即遵义一带已设置了羁縻州,这些地区以后就逐渐与内地一致了。元代在今黔南设顺元宣抚司,后升为八番顺元沿边宣慰司,明代先改为贵州宣抚司,后又升为贵州宣慰司,位在各宣慰之上,其势力不可谓不大。明初贵州宣慰使是贵州彝族慕俄格部首领霭翠。该部在彝族中势力较大,世袭地在水西,水西指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为今大方、毕节、织金、黔西、纳雍、威宁等地。明中叶后,把贵州宣慰司治所从今贵阳逐渐移至水西,故贵州宣慰使又称水西土司。元代及明初在贵州设置的宣慰司本是管辖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八番即指布依、侗、苗等各族,以后随着贵州建省,其所辖范围逐渐缩小。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霭翠因年迈将事务交由其妻奢香主持。当时的贵州都指挥使马晔欲灭了水西土司改设流官,故寻衅责打奢香,奢香顾全大局,请水东女土司刘淑贞代为进京奏闻,朱元璋知道后严惩了马晔。奢香为报答皇室之恩,勤纳贡赋,开通道路,为明朝平定云南、巩固西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发展当地经济都做出了贡献。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霭翠死,奢香摄宣慰使职,洪武二十九年卒,被封为顺德夫人,其后代被明朝赐姓为安。明朝末年,水西土司内部不安定,与明亦发生摩擦。清初吴三桂征讨此地后设府,后吴三桂叛清,安姓势力因平叛有功,一度被恢复宣慰使之职,后来清以无嗣使之停袭,名震一时的水西土司遂告结束。

云贵高原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土司,当数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又称西双版纳土司。12世纪傣族首领叭真建景龙金殿国。元朝建立后,于至元中(1264―1294)建立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车里军民府,洪武十七年设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明天启七年(1627年)废,清顺治末年恢复,下辖12个版纳(意为千田)。雍正七年(1729年),澜沧江以东6个版纳被改土归流,归普洱府统辖,以西六个版纳仍归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管辖,其势力范围已被削去了一半,地位亦大大下降。乾隆元年(1736年),宣慰使司及未改土归流的六个版纳亦分别划入思茅厅和普洱县,车里土司至此已有名无实。辛亥革命后,西双版纳改设11个行政区,后又合并为8个,但西双版纳土司却一直存在到解放初期。从13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几近700年,时间不可谓不长。

云贵高原上另一有名的土司,是丽江的木氏。蒙古兵渡江,木氏祖先不战而降,元遂在今丽江一带设茶罕章军民总管府,后升为丽江路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副使阿得投降明朝,被赐以木姓,明改丽江路宣抚司为丽江土知府,洪武三十年又改为丽江军民府,任用木氏为土知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从13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木土司存在近500年。更为重要的是在木氏统治期间,文功武治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势力最盛时,北已到四川西南部,西北已进入今西藏境内,木氏被其属民称为木天王,是明朝与乌斯藏相抗衡的屏障,可见其势力不可谓不大。丽江土府因此成为明代云南诸土府中较有名的土府之一。

另有的土司虽然存在时间相对短些,但却是当时的大势力。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设置的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是一傣族土司,辖境在今云南德宏自治州南部。土司思氏一直有反叛之心。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土司思伦法发动景东之战,直到正统六年(1441年)至十四年,经过三征麓川,明朝才平息了思氏的叛乱,并于正统六年将宣慰使司废止,改设陇川宣抚司,与南甸、干崖两个宣抚司合称滇西三宣。南甸宣抚司辖今腾冲以南、龙川江以西以北地区,干崖宣抚司辖大盈江流域。三宣均一直存在到辛亥革命后才被废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