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成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成门分类:【传统文化】 孔庙第七道门。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为名。原为明代建筑,后焚于火,清雍正二年(1724)重建,唯四根浮雕石柱,传为明代遗物。门下为石雕须弥座台基。门前后台阶中央均为浮雕龙陛。檐下龙柱12根,中间4根为深浮雕二龙戏珠,两边8根八棱,线雕云龙戏珠花纹,极为生动精致。黄瓦覆顶,门面5间,进深2间,门3道。中间门上悬金字蓝地“大成门”匾。两旁对联“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系清雍正皇帝手书。 位于曲阜孔庙十三碑亭北面,是孔庙的第七道门。宋初三间,为仪门。宋崇宁三年(1104年)因大成殿得名为大成门,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增为五间,明弘治、清雍正分别两次遭火,后重修。清雍正帝题匾及对联为:“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门面五间,深两间,黄瓦飞檐,彩绘斗拱,前后各有六根石柱擎檐,中四根圆柱,深浮雕蟠龙,余八根为八棱石柱,浅雕花纹。门基为石雕须弥座,前后台阶中央均为浮雕龙陛,为明代中期雕刻。旧时此门只逢祭孔大典时开启,仅帝王才能通行,平时供人出入有两旁的掖门,东掖名金声门,西掖名玉振门,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从大成门起,孔庙始分左、中、右三路。三路均可入大成殿,与三门并列的启圣门和承圣门,分别通往孔庙的西路和东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