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分类:【传统文化】

简称《大秦景教碑》。唐称基督教为景教,大秦指罗马帝国。该碑是有关基督教传入中国和唐朝帝王、朝臣赞助、崇奉基督教的碑刻。碑高2. 36米,宽0. 86米。由唐代大秦寺僧 (波斯传教士) 景净撰写碑文, 吕秀

书写。碑文刻有1780汉字,概述景教传入中国后的情况及基督教教义。碑上端刻有十字架,碑侧有用叙利亚文刻写的传教士65人姓名,碑额作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该碑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二月四日,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 大灭佛教,景教被视为 “邪法”,遭到致命打击,《景教碑》被埋于地下。明熹宗天启三年 (1623) 在陕西痹?(今周至县) 出土。碑中记载,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波斯人阿罗本奉其教入长安 (今西安),太宗命房玄龄总仗西郊,将阿罗本迎入宫内。留诸朝廷,翻译经典。贞观十二年秋七月,太宗命有司立波斯寺 (复改名大秦寺) 于京师义宁坊,度僧 (教徒) 21人,定名曰景教。碑文又载唐高宗李治(650~683在位) 令“于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唐玄宗命宁国等5王亲到景寺中设立道场,并且把高祖李渊至睿宗李旦5帝像陈列于景寺中。碑云: “肃宗文明皇帝,于灵武等五郡,重立景寺。”“代宗文武皇帝……每于(耶稣) 降诞之辰,赐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先景众。” 德宗即位后,继续推崇景教,且于建中二年特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于长安,以志隆盛。《大秦景教碑》真实地记载了唐代宫廷200余年间崇奉基督教的情况,也表明了当时该教的兴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