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窑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窑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北33公里处大窑村南的兔儿山、骆驼山和凤凰山上。面积约200万平方米。1973年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期石器制作场各一处。1976年至1983年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遗址延续年代很长,地层剖面清楚,出土石器很有特点,代表一个新的旧石器文化,被命名为“大窑文化”。遗址不仅有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遗存,还有属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经测定,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为距今315000±28000年,晚期的年代为距今27000±10000年。在早期地层中发现灰烬及肿骨大角鹿化石,在中、晚期地层中出土了原始牛、扭角羚羊和披毛犀等化石。在早期遗址出土许多大型燧石块和人工打制的石渣、石块,在晚期遗址中发现大量石片、石核,完整石器成品很少,多为制作时留下的半成品和废品。石器种类有砍斫器、尖状器、刮削器,以后者最多。其中最特殊的典型器物为龟背形刮削器,用于剥兽皮、刮兽肉和加工皮革。大窑遗址对了解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程序和工艺技术提供了实物,有重要研究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