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车(畜力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车(畜力车)

分类:【中国民俗】

大车是以前辽沈城乡最普遍的交通运输工具。当地农村家庭无论拉粮运货,进城赶集,走亲访友,都有乘坐大车的风俗。

一般来说,畜力车分为三种:分别是大车(又称为马车),用马和骡子牵引,牛车和驴车,用牛和驴牵引,其中大车拉得多、跑得快,长短路途都适合,档次是最高的。

辽宁地区的马车,一般习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市里专供人乘坐的马车,俗称四轮马车,最初从俄国传来的,车轮四个,前面两个小,后面两个大。车轮用铁制成,外面套了一层硬质胶皮,可防止车辆颠簸。车的架子较高,赶车的坐在前面,扯着马的缰绳,掌握车的方向和速度。乘客坐在赶车人的后面,座位有正座和侧座之分。它们形制宽敞,设备豪华,因此城镇里曾风行这种马车,而且有大小两种。官府衙门、军阀政客都使用大马车,车有敞篷的和蓝呢篷罩装玻璃的两种,驾辕的多用大洋马,显得威风凛凛。另一种是士绅人家自用小马车。车身小巧,蓝呢子做车篷,车厢前面有上下车的出口,并有车帘。车厢左右有方形小窗,挂有窗帘,可视外面景物。车厢内有坐垫,可盘腿而坐,最多可乘坐三人,一般专供妇女和小孩乘坐。车轮是胶皮轱辘,速度既快又方便。

另一类就是城乡间运载货物的大马车。俗称大车、挑子车,辽宁汉族也称边车。这种大车车体由车辕、车身、车尾三部分组成。这种大马车,无帏幔,仅用芦席遮阳挡雨,可乘十余人,载货数千斤,且可远途运行。如要拉煤或砂石等容易散落的货物,还要装上四块车厢板。这些都是用木材打制的。一些需要加固、连接和安装绳套等的部位,加装铁箍和铁环等配件,农村的铁匠炉就可以打造。这种大车,车轮和车轴是固定在一起的,早期也都以木头为主制作。比较常见的是“花轱辘车”,一般是十五六根辐条,由车毂作日光形呈现放射状地连接到车辋,辋外加装铁瓦,车轮朝外的面可以看到许多用以加固的蘑菇钉,载重稍差,动转省力。还有一种称为“铁轱辘车”的,辐条呈双十字形,双十字的横宽条正是车轮的直径,两竖条也支撑着车轮,全为硬木所制,车轴也相对粗些,适合拉载重物,只动转费力。车轴一般是用桦木(以黑桦为好)等坚硬木材制作,与车轮相交的部位安装铁制“葫芦头儿”,以增加抗磨性。现在仍能见到的轴承胶轮大车(俗称胶皮车),则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逐渐普及的。大车还要用许多挽具。清末民初在东北很流行的识字课本《买卖杂字》中“马鞍类”列举有:“马鞍马[XCHAR[R200902018_TM.ba0876]]京妆好,辔头攀玉买上妆。[XCHAR[R200902018_TM.ba0886]]屉棕屉共肚带,套箍笼嘴缰绳长。赶车鞭子藤鞭穗,辕鞍大肚皮条长。搭腰后[XCHAR[R200902018_TM.ba08a0]]熟得好,出套辕套生皮强。煞绳绞绳要粗大,偏缰撇绳要细长。”大部分要从专门的挽具店铺配置购买。

依所载物重量的不同,大车用的马匹数也不同,重载的要套八至十二匹。可分为三节套,首先为辕马,两截梢子各五匹,余者拴帮套,可载重四千斤左右。较轻的载,需套牲口五至八匹,也有三节套,前面三匹,中间两匹,辕马一匹,加个外套叫外掰,可载重三千斤左右。轻载套三至五匹,两节套加上帮套。车辕里的牲口叫辕马,它是一挂车中主要的牲口,必须经过使役,具有一定经验,上坡擎住辕,下山坐住坡,力大稳当、灵活听话。辕马正前方的叫川套,左侧的叫外套,里侧的叫里套。里套是大车的领路牲口,必须眼睛好使,耳朵灵活,赶车的鞭子一响就知走哪。里套最忌讳是瞎眼牲口,俗语有“瞎骡子打里―――乱了套”之说。除辕马、川套、里套外,还有套股子拴在车轴上的帮套。在东北婚俗中,服役婚又俗称“拉帮套”的,就是指的只从旁帮忙而不负主要责任的意思。

赶车的人,俗称赶大车的、车老板子、车把式,一般都有一套牲口的大车,是财大气粗的个体小资产富有者,俗称他们“车轱辘一转,大米白面”。而且从套车到装车、赶车、修车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之他们经常走南闯北,比长年坐守家园的人了解的信息和经历的事情自然要多,所以很受人信任。赶大车的有一套自己专用的术语和鞭示,口中一吆喝,鞭子一比量,牲口就知主人的意图。如果往左走,就喊“唔唔”;如往右,就吆喝“哦哦”;如跨石头门槛,只要鞭杆子一墩马屁股,猛喊一声“呔呔”,辕马就会高抬腿,灵巧地跨过障碍物。如碰到泥洼子和上坡,只要鞭子紧摇,高喊“越越”,牲口就会尽力拉车。

凡属自耕农家,均有车。春节后,头一趟出车时,车把式还得在厩旁焚香鸣炮,祈求马神保佑这一年“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