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发神谶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发神谶碑分类:【传统文化】 三国吴国立以自颂其功德之碑,亦称 《天玺纪功碑》、《吴孙皓纪功碑》,建于吴天玺元年 (276)。篆书。碑文世传为皇象所书,以隶书入篆,造型奇伟,坚笔与捺脚收笔作锐角,人称 “韭叶篆”。笔划改圆转为方折,收笔多露尖锋,字体结构紧密,开而不散,规整刚劲,具有独到之处。清张廷济谓其: “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清仪阁题跋》)康有为称之为“篆隶之极”。 天发神谶碑 三国吴篆书刻石。亦称《吴天玺纪功刻石》。传为皇象(一说苏建)书。天玺之年(276)立于建业(今南京)。因石断为三,俗称“三段碑”,或以为原是三石相累而成;首段20行,次段15行,末段29行,存213字。清嘉庆间毁于火。此碑用隶书笔法,作方劲的篆体,书风雄强奇传。清张远济《清仪阁题跋》:“吴《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传世墨本以“敷垂仁载”之“敷垂”二字完好者为明初拓本。今有影印本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