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观点。《诗经?大雅?文王》:“天命靡常”,《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意谓“天命”不是永不改变的,也不特别和谁亲近,要想得到“天”的保佑,还要自己有“德”。这是一种以德配天的思想。在周朝取代殷商的社会变革中,由于自称受到“天命”保佑,以上帝为祖先的商朝被推翻,使得“天命”的可靠性受到怀疑,所以出现了:“天命靡常”,“天命不于常”(《尚书?康浩》)的观点。周朝统治者为了解释上天保佑对象的改变,并维护“天命”的权威,便提出“天命”是依据人的德行而改变保佑对象的。因为商王不行德政,激怒了上天,所以上天不再保佑他,而周王注意修德,所以受到上天保佑。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观点,限制了“天命”的随意性,实际也削弱了“天”的权威性,并要求统治者“敬德保民”,关心人民的要求和疾苦,包含有进步的思想因素,具有动摇宗教神学的倾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