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干地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干地支分类:【传统文化】 简称干支,亦作干枝,是古人借用树木的干和枝二字用以记历的数字。天干的数目有十位,依序排列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位,依序排列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据传以天干地支记历为上古轩辕时的大挠氏所创。蔡邕《月令章句》曰:“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干枝名也。”此说是否可靠,难以确证,然干支始为初民用以名日月这一点大致是可信。那时古人还没有抽象的数的观念,故每日给一个具体名称,第一日为甲日,次日为乙日,三日为丙日,顺次相续, 十日过后从头再来。月的名称不能与日相混,所以另起一套,首月为子月,次月为丑月……因一年十二个月,故用十二地支相配,其后又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互相匹配,合成甲子、乙丑等六十组,用以计年,再后又用十二地支来计时,将一昼夜分为十 二个时辰,以子时为首时,丑时为次时,余后顺次下推。天干地支以及由二者相配衍生出的甲子、乙丑等进入命学系统之后,术士们对之作出种种玄奥的解释,如《群书考异》即谓: “甲者,拆也, 言万物刻符甲而出也。易曰, 百果草术皆甲拆也。”“子者,孽也,阳气既动,万物孽萌于下也。”究其实,都是后人附后,并不可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