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府广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府广记分类:【传统文化】 书名。明末孙承泽著。孙承泽(1592―1676),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祖籍山东益都,本人是北京人。为崇祯进士,又在清朝作官,后以老病还乡。晚于《春明梦余录》 而成,全书共44卷,分建置、形胜、险隘、分野、风习、府县治、城坊、学宫、武学、书院、国学、城池、宫殿、后市、鼓院、郊坛、祈谷坛、斋宫、神乐观、牺牲所、山川坛、神祗坛、地祗坛、太岁坛、先农坛、旗纛庙、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蚕坛、高睹台、帝王庙、文庙、庙祀、内阁、六科、尚宝司、中书科、光禄寺、宗人府、吏部、户部、仓场、礼部、贡院、兵部、戎政府、刑部、工部、宝源局、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詹事府、翰林院、太常寺、四译馆、太仆寺、钦天监、观象台、鸿胪寺、太医院、行人司、上林苑、衍圣公府、王军都督府、锦衣卫、 京卫外卫、 人物、 麓、 川渠、 漕渠、 水利、名迹、寺庙、石刻、陵园、赋、诗等门类。是一部明代北京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汇编,其中不但有对明代宫廷建置、机构运行以及帝王生活起居、祭祀典礼场所的介绍,而且涉及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沿革、文物古迹、人物掌故等广泛内容,是前承其《春明梦余录》、后启朱彝尊《日下旧闻》的具有方志性质的重要著作。清乾隆年间修 《四库全书》时,将是书收入 《史部?地理类》,但由于一直未见刊本问世,故而仅在存目中著录。1962年,北京出版社根据多种抄本整理校改,出版是书。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又再版此书 地方志书。清初益都(今青州)孙承泽(1592―1676)撰。四十四卷。天府,本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之地,此书指北京。首有朱彝尊之序,次分门别类载建置、形势、风习、北京中央及地方军政机构等。凡有关北京历史、地理、人物、掌故以及中央政府官署、典章制度,无不备载,其中记官署、中央机构、典章制度、文物古迹尤详。卷三十六水利记所载北京地区栽种水稻情况,更为研究农业史的重要资料。在朱彝尊《日下旧闻》之前,此书所载北京地区情况最为丰富,故其所存资料向为人所称引。 原有抄本行世,北京古籍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为研究北京地方历史、清朝官制等不可缺少的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