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文仪器制造家耿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天文仪器制造家耿询

分类:【地域文化】

耿询,字敦信,隋朝丹阳 (今当涂县一带) 人。为人幽默善辩,技巧超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陈后主时(公元583―589)跟随东衡州 (今广东省韶关市) 刺史王勇客居岭南,王勇死后,耿询仍然留居当地,与诸越部落关系密切。公元589年隋朝灭陈,他受众人推举领导抗隋斗争,失败后被擒,因为 “有巧思” 而免于死罪,但却沦为隋将王世绩的家奴。一段时间后,他得知旧友高智宝因精通天文在隋朝秘书监 (官方天文台) 任职,于是随高氏学习天文算术。不久他制作出一架可以自动演示天象变化的浑天仪,隋文帝得知此事后将他配为官奴,让他进入太史局服役。后来,文帝又将他赐给蜀王杨秀,很快成为其亲信。杨秀因谋反被废后,耿询又一次受到牵连,但因 “思若有神”再度被隋文帝免去死罪。隋炀帝即位后,耿询制作了一个欹器进献给他,炀帝十分欣赏,于是恢复了他的平民身份,并让他担任右尚方署监事,最后担任了太史丞一职,成为一名主管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刺杀炀帝,耿询也被其挟制。但耿询拒绝与之合作,想逃往关中,被宇文化及杀害 ( 《隋书?艺术传》)。

耿询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位十分著名的天文仪器制作家。他所制作的浑天仪以水力推动和操纵,“不假人力”即可运动。用以演示天象变化时非常精确,据说达到了“合如符契”的效果。除此之外,他还制作过几种重要的计时仪器。其一就是所谓的 “秤漏”,由于这种“秤漏”的灵敏度很高,使用也比较方便,所以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耿询制作这架 “秤漏” 的目的,是为了 “以充行从” ( 《隋书?天文志》),满足皇帝出巡时的计时需要。

耿询制作的另一种计时仪器是所谓的“马上漏刻”,也是为满足皇帝出巡时的计时需要,用以 “从行辨时刻” 的。其结构可能受到李兰的一种叫做 “马上奔驰行漏” 的计时器的影响,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运动中计时。据 《初学记》记载: “李兰漏刻法曰:玉壶、玉管、流珠,马上奔驰行漏。流珠者,水银之别名。”据此,包括李约瑟在内的许多科学史家都试图对 “马上漏刻” 的结构进行考证和复原,并提出了多种推测。例如,李约瑟认为,“马上漏刻” 是一种计量短时间间隔的刻漏,原理和结构与上述秤漏基本相同,只不过体积较小,便于携带,而且可以用水银代替水作为工作物质。

耿询所制的另一种计时器叫做“候影分箭上水方器”,被安置在隋朝东都的乾阳殿前,用以计时(《隋书?天文志》)。可惜,这架仪器的结构史书无考,从名称看来是一种把日晷和漏刻结合起来的计时器。除此之外,耿询为炀帝所造的欹器实际也是一架计时器,因为欹器是根据重心平衡原理制成的一种特殊容器。当开始向里面注水时,器身自动立正,当水注满时,器身立即倾覆,将水倒出。耿询创造性地把它与漏刻结合起来,“以漏水注之”(《隋书?天文志》)。也就是把欹器作为显示时间的标志,每注满一次,就代表一个时刻。欹器连续动作,即可连续计时。

耿询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动荡和逆境之中,但却能不断钻研,发明制造了如此众多的仪器和器物,这是十分可贵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