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一种战略思想。意指天时条件不如地利条件,地利条件不如人和条件。古代兵法家既重视“天时”,又重视“地利”,但更重视“人和”。认为“和,则一可当百;不和,虽有众,弗能用也”,强调用仁爱之心来统帅士兵,与其同甘共苦,同安共危,这样就能“万人惟一心,何敌不摧,何战不克”。语出《孟子?公孙丑》。 古代兵法。是指军队内部的团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条件之一。战国时孟轲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在这里最早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