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天狗

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妖怪。它的形状、特性等各有不同,一般住在深山里,体大、有翅,可以在空中飞翔,大的天狗红脸、高鼻子、小的天狗状似乌鸦,多被祭祀在地方的神社、寺院之中。早在平安时代,天狗就被当作一种具有超人灵力的象征,其后,特别是在战乱频发的年代,天狗常常被视为与“佛法”相对峙的代表,被用于对政治、军事上的罪恶势力的批判与诅咒。

古传说中之兽名。《山海经?西山经》:“阴山,……有兽焉,其状如?而自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太平御览》卷九○五引《秦(辛)氏三秦记》云:“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此原。原有狗枷堡。秦襄公时,有天狗来其下。凡有贼,天狗吠而护之,一堡无患。”又一说:“天狗”乃月中凶神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民间传说的“天狗食月”当时指此凶神之所为。《周礼?地官?鼓人》有“救日月。则诏王鼓”之说。河北保定民间传说,每年中秋节深夜,天狗神张口吞月。天狗神口虽大,但无喉,故能含月而不能咽下腹去。含而吐,吐复含,不肯罢休,月神不堪其扰,乃命下界百姓以种种喧闹声惊之,使其速去。以故每逢是夜,民间则爆竹声、锣鼓声、敲盆击釜声大作,盖欲惊骇天狗,使之速逃耳。在我国“蟾蜍食月”的传说经“天狗食月”要早得多。《淮南子?说林训》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唐李白《古风》云:“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唐卢全《月蚀》诗云:“尝闻古老说,蚀月虾蟆精。”

指坠地有声的流星,古称其下地时形类狗,故名。《汉书?天文志》:“天狗,状如大流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坠及,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其下圆,如数顷田处,上锐,见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星占家认为,“天狗是太白之精散而成,为大恶星。其降,则有万人伏尸,血流千里,为天狗所食。所降之国,大兵起,国易政,人相食。兵丧并起,败军杀将,君亡国破。” 《太平御览?咎征部》引《河图稽耀钩》曰:“太白散为天狗,主候兵。”据《汉书》载:汉孝景三年七月,有天狗下,其年吴楚等七国反,吴楚首攻梁,梁坚守城,流血伏尸于城下,汉遣大将军周亚夫等大败七国之师,诛杀叛逆无数,诸王亦多被杀或自杀,遂有破军杀将,流血千里之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