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一分类:【传统文化】 古神名,也作“泰一”。《史记?封禅书》: “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于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索隐》: “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又《天宫书》: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一说是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礼?礼运》: “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浑沌之元气也。”《淮南子?诠言》: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也作为虚无的“道”的别称。《庄子?天下》: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一说是星名,在紫微宫门外天一星南。《星经》云:“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一说山名,也作太乙,即终南山。 ①道的别称。古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庄子?天下》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吕氏春秋?大乐》曰:“道者也,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注云:“太一,道也。”②神名,也作“泰一”。《史记?封郸书》曰:“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又《史记?天官书》:“中官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地之别名。刘伯切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亦作“太乙”。天神名。太一之神凡十,曰五福、天一、地一、君基、臣基、民基、大游、小游、九气、十神。传说太一神按九宫之位巡行,所临宫位,兵役不兴,水旱不作。汉、唐皆祀之。北宋时尤重太一之祠。太平兴国八年(983)在京城东南建东太一宫,天圣六年(1028)在京城西南建西太一宫,熙宁五年(1072)就城中五岳观建中太一宫。立春祀东太一宫,立秋祀西太一宫,立夏、立冬祀中太一宫,皆大祀。南宋时在临安建东太乙宫、西太乙宫,前者祠五福太乙,后者安奉太乙十神帝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