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公家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公家教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性质的封建家训著作。撰者佚名。成书于唐。关于其得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太公”即曾祖父的别称,即是“曾祖遗教”之意。一说书中有“太公未遇,钓鱼渭水”句,后人即取“太公”二字为其名。用四言韵语,杂述日常生活的道德礼节规范,如“教子之法,常令自慎,言不可失,行不可亏”,“见人善事,必须赞之”,“邻有灾难,必须救之”等。唐到北宋颇为流行,及《三字经》、《百家姓》出,中原地区渐少流传,而北方及东北少数民族较多采用。金人且曾编作剧本,元译为女真文,清译为满文。敦煌石室发现唐人写本一卷,收入《鸣纱石室佚书》(影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