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医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医学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医学”。宋代官府举办的医科专门学校。隶国子监。北宋熙宁九年(1076)设置隶属太常寺的太医局,分科招收医科学士,并为太学、律学、武学学生及诸营将士治病。为鼓励士人习医,崇宁二年(1103)别置医学,改隶国子监,并比照太学之制考校医学学生,合格者依等第授官。崇宁五年罢。大观元年(1107)复置,四年又罢,医学学生并入太医局。政和三年(1113)复置医学,并改称太医学;五年,诏令州县亦建医学。宣和二年(1020)罢在京医学,太医学三舍生并入太学。南宋复置。其职能为教养上医,为州县输送医学教授等专门医疗技术官。太医学设医学博士4员,医学正、录各4员。分四科:方脉科、针科、伤科、风科。医学生300人(上舍40人、内舍60人、外舍200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