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和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和宫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丹江口市武当山上。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赐额“大岳太和宫”。现有建筑有太和宫、朝圣殿、鼓楼、钟楼。太和宫内有真武塑像和6尊神像,殿前有明代铜碑2块。钟楼内有武当山最大的铜钟,铸于明嘉靖年间。与朝圣殿相对的小莲峰上建有转展殿,殿内存有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铸造的铜殿。峰岩上刻有“一柱擎天”4个字。朝圣殿下是皇经堂。附近有天云楼、天池楼、天鹤楼、天乙楼、太和高楼等建筑及遗迹。 位于武当山天柱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宇楼堂依山傍崖,布局巧妙。宫周层峦叠嶂,树烟云海,把太和宫衬托得分外瑰丽神奇。诚如明孙应鳌所赞“天柱开金阙,虹染缀玉墀”(《太和宫》)。殿前朝拜殿两侧有钟鼓楼,内悬明永乐十四年所铸铜钟,击之四山回应,如滚惊雷。殿前一台曰“小莲峰”,峰岩上刻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峰顶置一小铜殿,名“转运殿”,由鄂豫信士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募资铸造,系我国现存最早铜殿。峰右下为皇经堂,清代改建,额书“白玉京中”四字,画栋雕梁,色彩绚丽。附近尚有天云楼、天池楼、天乙楼、天鹤楼、飞来钟等建筑及遗迹。 武当山八宫之一。在湖北均县境内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禁城南天门外。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大殿额题“太岳太和宫”,前有朝拜殿,左右钟鼓楼。大殿对面小莲峰上建有转展殿,内有元大德十一年(1307)铸造的铜殿一座。右下为皇经堂,清代改建,额书“白玉京中”四字,雕梁画栋,?扇等处浮雕道家人物故事,内容生动,技艺精湛。附近还有朝圣门、天工楼、天鹤楼、天地楼等建筑,依山傍崖,布局巧妙。太和宫最著名的古迹是天柱峰上的金殿。金殿坐西朝东,高5.54米,宽5.8米,进深4.2米。共三间,全为铜铸鎏金,屋瓦、斗拱、檐柱、门窗等均以铜铸构件卯榫拼焊而成,连接精密,看不出分件铸凿的痕迹。是国内仅有的两座金殿之一,非常名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