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头发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头发禁忌分类:【传统文化】 汉、锡伯族民间禁忌。汉族民间十分看重头发。《说文解字》:“?,根也。”《康熙字典》释“发”之义,有“肾之华在发”、“血之荣以发”之说。古人信发须实与人之魂魄相关,故常以发须象征生命。《墨子?公孟》记:“昔者越王勾践剪?文身,以治其国。”曹操曾为严明军法,以斩发代斩首而自惩。民间男女亦常以青丝代身,遥寄情思。故民间十分忌讳落发,落发如落自身,为不吉之兆。慈禧惜发如命,诸多太监因为其梳发时弄落发丝而遭罚。旧时民间尤不容剪发,视剪发为斩头,辛亥革命时期因提倡男子断辫而形成极大的“辫子风波”。除外,汉族民间还以为头发为“藏财气”之处,故忌一天劳作之后,于晚上梳发。豫西俗谚云:“白天挣个牛,搁不上晚上一梳子搂”,认为晚上一梳头,会把一天辛苦聚起的“财气”梳丢。锡伯族信发有灵魂感应,故对剃下的发须精心处理,不得乱扔,认为剃发若被鸟儿衔去,剃发者会灵魂不安,万一灵魂出窍,人或病或亡。妇女清晨梳发,落下的发丝须拾起卷好,或藏于墙缝,或入灶火化;儿童剃发忌会全剃光,须在其脑门或头的一侧留些许发毛,以保全灵魂。尤忌黑夜剃发,恐打扫不净发毛被鸟衔去筑巢。男性死者,须剃光其发,以希望其灵魂尽快转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