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互换货币协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互换货币协定亦称“互惠信贷”。西方一些主要国家所签订的关于互换一定数量贷币,用以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协定。1962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维持美元汇率的稳定,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出面,分别与西方14个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和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签订了互换货币协定。协定规定了每家银行承担交换美元的额度。当外汇市场发生抛售美元风潮时,美国即可在规定的额度内,用美元兑换等值的对方货币,在市场上抛出,买回美元,抑制美元汇价的下跌。其他签订协定的国家,必要时也可用本国货币兑换美元。但由于美元长期疲软,实际上多年来利用这一协定的主要是美国。互换货币的额度曾多次增加。最初协定总金额为117.30亿美元,到1978年11月1日协定总金额增至297.60亿美元。自1979年起,美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美元汇价逐渐由疲转强,互换货币协定的利用率也随之趋于下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