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奉朝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奉朝请分类:【传统文化】 本为定期朝见天子之称谓,后为官名。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春曰朝,秋曰请,故后以按时朝见天子为奉朝请。汉代罢省三公、外戚、皇室、诸侯多奉朝请。晋武帝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都尉、附马都尉、骑都尉,使得奉朝请。南北朝时,奉朝请渐成官号。宋武帝永明中,为安置闲散官员,奉朝请增至600余人。隋代废奉朝请,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散官官号。元代废朝请郎,清代废朝请大夫。 官名,为诸侯、大臣朝见君主的名誉官衔。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叫请,俗称春朝秋请。汉对退职大臣、将军及皇室、外戚,多给以奉朝请名义,使得参加朝会。晋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奉朝请。南朝为安置闲散官员,奉朝请的一度增至八百余人。隋初罢奉朝请,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唐宰相亦有奉朝请。宋初多为东宫三少、上将军奉朝请,至宋仁宗明道年间,规定提举京宫官或免去职务守本官的官员奉朝请,按旧制赴六参,即月逢一、五日朝见皇帝六次。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十一?三都尉》、《朝野类要?奉朝请》。 本为贵族、官僚定期朝见皇帝的称谓。古代以春季之朝见为朝,秋季之朝见为请,故名。汉代对退职之大臣、将军及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使其得参加朝会。晋代以皇帝侍从官及驸马都尉为奉朝请。南朝为安置闲散官员,奉朝请曾一度增至六百余人,成为官号之一。隋初罢奉朝请,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作为文散官官号。至元代废除朝请郎,清代朝请大夫亦废置。 赴朝立班之谓。宋制,奉朝请有四类人:(1)有职事的升朝官,以及任七寺监主簿、太学博士、两赤县丞等职事官的京官;(2)宗室自亲王以下之奉朝请者,无职事,但领俸禄;(3)退职之文武官员有奉朝请者,守本官;(4)在京宫观官(祠禄官)带奉朝请者,赴六参(每月逢一、五日赴朝会立班,共六次)。官员奉朝请,有日参、朔望参(每月初一、十五日)、六参等之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