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奔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奔丧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丧葬礼仪之一。即指丧者亲戚在闻丧后,穿上丧服、丧鞋,戴上丧冠奔丧。奔丧一般是每天走一百里,夜里不行。据顾炎武《日知录?奔丧守制》记载:“‘奔丧者自齐衰以下。’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可见古人遇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姊妹之丧都要奔丧。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前,实行期年奔丧制,很容易造成一人连遭数丧,奔丧千里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旷官废事。于是吏部规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汉族古代丧葬仪礼。古代奔丧前先要“赴告”或“报丧”,古代诸侯以崩薨祸福相告曰赴告。《史记?周本记》:“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后世平民百姓死,孝子随即要向亲友报告死讯及丧期,亦称“赴告”、“讣告”。其形式有写讣文信函报告亲友,有孝子着孝服前去报告。现在则有在报上登“讣告”一法。“奔丧”,亦称“奔吊”、“吊丧”。丧主发丧,远游在外的子女及亲友接到赴告后,要赶回办丧事。《礼记?奔丧》:“奔丧之礼”。孙希旦集解:“奔丧者,在外闻其亲属之丧而归也。”《左传?襄公十五年》:“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可见最初不是专指奔亲丧,后来沿用,则专指奔赴亲丧而言。若不能奔丧,则寄物以吊。丧家对来吊者,要飨以酒肉,今仍有此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