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女子下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女子下衣

分类:【中国民俗】

女子下衣最有特点之处在于裙子。自清代以来,女子所穿裙子有过很大变化。清代,女子平日所穿裙子为单衣裙、夏布裙。这种裙子系于上衣之内,罩着裤子,下摆处有一圈流苏,走时更显得风姿翩翩。甚至,有的罩裙是用线编制的网格状面料做成,所起作用并不在于保护裤子,仅在于增加女子的美观。这种裙子在20世纪50年代后即绝迹了。

围裙。女子所穿围裙的目的在于保护裤子的洁净。一般为单片,下厨房时扎在腰间,长者可及膝,短者仅围在腹部,使用遍及全省各地。还有一种被称为“围腰”的小围裙,是围裙中的最短者。这种围裙大都以蓝印花布做成,也有自己绣花做成者,同样是妇女们劳动时穿着的一种保护性用衣。

百褶裙也是清代已有的一种裙子,系以绸布打褶而成。与现在所流行的百褶裙不同的是,现代的百褶裙较短,即使最长者仅及膝而已。而过去的百褶裙较长,大都长及脚面,能够将裤子全部罩了起来。这种裙子为富足之家的女子多穿着,而且皆以高级绸料做成。至于劳动妇女只有年节期间或走亲戚时偶有所穿,且大都为一般布料做成。

鲁锦产品―――短裙

连衣裙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还有较多穿者。“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到80年代又成为女子的一种重要夏装。现在,女子所穿裙子变化更大,已经成为女性装饰自己的一种重要服饰。

有裤和裙两种。女裤和男裤式样区别主要是从两侧开口和花色较为丰富多样。近年,一些女青年服装男性化,如牛仔装,已男女不分。20世纪90年代,又时兴紧身裤、踩蹬裤,在裤脚缝一条带子,踩于足底或鞋底,使裤腿挺括。

(1)裙子。裙子的品种花色丰富多样,有单衣裙、百褶裙、连衣裙、一步裙、短裙、长裙等等。

(2)围裙。妇女在家中做饭洗衣时穿用,围于腰间,将上衣下部和裤子上部遮挡,使其不受污染。围裙一般自己缝制,妇女们选料时也很讲究,主要是选花色能与年龄、衣服相配协调。晋南的粗布印花围裙,图案粗犷,颜色鲜亮,惹人注目。

(3)旗袍。原为清代满族妇女所穿,因满族被称为“旗人”,故称“旗袍”。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开始穿着。旗袍的特点是胸宽、腰瘦、臀肥、下窄,能展现妇女身材的曲线美,显得文静大方。旗袍可单独穿,也可在旗袍外罩上各类上衣外套,既可作为礼服,也可作为四季便服。旗袍在城市知识界、商务界、公务界较流行,农村妇女一般不穿。

(4)休闲服、太太服。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每周休息两天,即双休日,休闲时间大大增多,另外大批中老年妇女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离休,因此人们在服饰上追求宽松自如,休闲服、太太服很快流行了起来,穿着随意,换洗方便。

旗 袍 (池 卫 摄)

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以山西为立足点的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大革命根据地,在同敌人十余年的艰苦斗争和经济封锁造成的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根据地妇女服饰和审美观改变。当时《晋绥日报》曾发表一首题为《新打扮》的短诗:“边区妇女打扮新,不穿旗袍不穿裙,青布小袄蓝布裤,胸前一颗红五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活安定,经济好转,穿着逐渐恢复讲究,曾是八路军总部驻地的左权县,20世纪50年代初期形容妇女时髦打扮的民谣是:“飞机头,小马鬃(发型),鱼白衬领卡别针,阴丹(士林)蓝褂对门襟,鞋上缀着松紧带,西式裤子穿下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