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姜夔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14岁丧父,家贫。年轻时周游南方,居汉川最久。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定居湖州。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移家杭州,上书论雅乐,进《大议乐》、《琴瑟考古图》,未被采纳。五年,进圣乐《铙歌?鼓吹十二弄》,诏试礼部,不中。卒于杭州。终身未仕,往来于仕宦之家作清客,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均有交往。以词著称,能自度曲,词句精美,讲究章法、音律,下启格律词派。因受生活内容所限,创作题材较狭窄,多咏物、记游之作,然意趣完美蕴藉。有的词写漂泊怀归之情,凄恻感人。其《扬州慢》抒发“黍离之悲”,更流露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主张诗贵含蓄,要有气象、韵度、“深运清苦”,其词亦大抵如此。南宋张炎称其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论》),后人称之为词圣、词仙。与南宋另一著名词人张炎被后人并称为“姜张”。其诗初学黄庭坚,后脱去樊篱,自成一家。骈文亦颇精工。精通音乐,常先成词,后谱曲,曾自编《歌曲》6卷,今不传。又长于书法,遒劲老成,赵孟誉为“书家申韩”。其《续书谱》、《绛平帖》素为书家所珍视。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 南宋著名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父姜噩于隆兴元年(1163)任汉阳知县,姜夔随侍。五年后,父死。依伯姊居汉川。成年后,出游扬州、江、淮、湘、鄂等地。三十余岁,离汉阳赴湖州,投奔叔岳父、著名诗人萧德藻,卜居牟山白石洞天。不久,过金陵,游杭州。由萧德藻引荐,结识杨万里、范成大等著名诗人,并大受赏识。绍熙二年(1191)冬赴苏州访问范成大于石湖别墅,备受礼遇,《暗香》、《疏影》二词写于此时。四十余岁移居杭州。庆元三年(1197)向朝廷献《大乐议》、《琴瑟考古图》,未被采纳。后二年又献《圣宋铙歌鼓吹》十四曲,诏试礼部,亦未被录取。五十岁后又南游桐庐、永嘉、金陵、扬州。至六十七岁死于杭州,葬于钱塘门外西马塍。姜夔一生未仕,终老布衣。姜夔能诗,尤以词著名于世。今存词八十余首,内容比较广阔。有感时事的《扬州慢》为其代表作。姜夔对金兵侵扰后的江淮一带的荒凉景象颇多感慨,萧德藻“以为有黍离之悲”。《永遇乐》一词,“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向爱国志士辛弃疾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姜夔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和咏物之作,多为个人身世漂零和情场失意的表述。如自度曲《长亭怨慢》就有类似前人游子思妇诗的缠绵真挚,耐人寻味。咏梅的《暗香》、《疏影》很为后世瞩目。托喻君国,感叹古今,受到范成大激赏。姜夔词风格清空,是南宋婉约派的杰出代表。而其笔力疏峻跌宕,色泽素淡萧索,又非北宋婉约词之浓艳软媚可以同日而语。前人说姜夔是“词中之圣”,如诗中“盛唐之有李杜”,虽有溢美之处,但其在宋词艺术境界完美的探索之中,自有其重大贡献。姜夔精通音律,其词讲求部律,又长于自度新曲。集中有十七首保留自注旁谱,是研究宋词乐律的珍贵资料。姜夔于《宋史》无传,生平资料散见各书。今传《白石道人诗集》,有《四部丛刊》本,收诗一百八十余首。词集以近人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最为完备。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自幼居汉阳,后出游扬州、合肥,旅食于江淮一带。淳熙间客居湖南,结识诗人萧德藻,萧爱其才,以兄女妻之,并同往湖州,卜居于苕溪弁山的白石洞下。其间曾往来苏、杭、合肥、建康、南昌等地。庆元三年(1197),进《大乐议》于朝,五年复上《圣宋铙歌鼓吹》12章,得试礼部,不第,遂终身未仕。年60余卒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平生自拟陆龟蒙,多以清客身份依附贵宦士夫。笃意文艺之事,兼通诸多领域。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张栳、辛弃疾等吟咏酬唱,过从甚密。一时名流亦多与之交游。工诗,初学黄庭坚,后摆脱江西诗派习气而上窥晚唐,自言:“作诗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白石道人诗集自序》)。故其作以精思独造为宗,有清妙秀远之致。现存《白石道人诗集》及《诗说》各一卷。其词尤著名,多写景纪游、咏物抒怀之作,格律严整,风格清峻峭拔,空灵淡雅,张炎称其兼具“清空”、“骚雅”之长,为南宋文人词之代作表,对后世有颇大影响。精于音律,善自度曲。其词集《白石道人歌曲》所载祀神曲《越九歌》10首,旁缀律吕字谱;《扬州慢》、《暗香》、《疏影》等17首词曲,旁缀工尺谱;琴歌《古怨》,旁缀减字谱。此为今仅存的完整宋人词曲谱,于中国音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所进《大乐议》及《琴瑟考古图》,论列古今乐制,建议整理宫廷音乐,其内容为《宋史?乐志》部分保存。擅书法,得魏、晋之法,运笔遒劲,波澜老成,有“迥脱脂粉,一洗尘俗”之誉。精书学,著《续书谱》1卷,意在发挥唐孙过庭《书谱》中言犹未尽处,崇尚风神意趣,灵动多变,为宋人书论的代表之作。又长于考论法帖,曾著《绛帖平》20卷。所著尚有《禊帖偏旁考》,今仅存佚文;《集古印谱》、《张循王遗事》,均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