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太公钓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姜太公钓鱼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传说。神话故事。姜太公,又名太公望,姜姓,吕氏,名尚。又称姜子牙。《战国策?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仇不庸,文王用之而王。”《吕氏春秋?首时》“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士而无其主,闻文王贤,乃钓于渭以观之。”《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熊,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刘,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五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舆俱归,立为师。”姜尚即历史人物吕尚,后渐被神化,经《鬻子》(《太平御览》三百一引)、《六韬》、《金匮》、《插神记》,至《封神演义》而达于极致。传说姜子牙每日到?溪钓鱼,一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问他,钓针为何直而不曲?他说,意不鱼,只钓王侯。周文王听说?溪有贤人,便派儿子武王去请,武王没有请来。他自己亲自去请。文王将子牙扶上辇车,自己拉车。车到朱贤村东,车绳断了,舆车停了下来。子牙问文五:“你拉我多少步?”文王答道:“八百零八步。”子牙拍手笑道:“好!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拜子牙为丞相,伐商灭纣,终于完成兴周大业。民间一般都把“姜太公钓鱼”当作歇后语来用,隐去的意思是“愿者上钩”。因为姜子牙“直钩”钓鱼的故事流传很广,所以都能明白讲的意思。 相传姜太公在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钓鱼之事。姜太公:周初姜姓部族长,字望,一说字子牙。武王伐商时,任统兵的师氏,被尊为师尚父。姜太公隐居时,年老穷困,垂钓于渭滨?溪,用直钩钓渭水之鱼,离水面三尺,不用香饵。太公自言道:“负命者上钩来!”事出《六韬?文韬?文师》、《武王伐纣平话》。后喻自愿上当。亦作太公钓鱼。明叶良表《分金记?强徒夺节》:“自古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怎强得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